
向量
向量的概念
- 概念和运算
- 概念:向量 (有序)、分量、行向量、列向量、向量组
- 运算:转置、线性(加法、数乘)、内积
- 线性表示
- 线性组合
- 内容:加法与数乘
- 注:
- 多个线性组合;
- 对系数和向量无要求
- 线性表示
- 内容:一个向量可表示为一个向量组的线性组合
- 注:
- 对系数无要求,零向量可由任何向量线性表示
- 内部可由整体线性表示
- 任何向量可由基本单位向量线性表示;
- 通俗:作战能力,能表示的向量越多,作战能力越强
- 分类
- 向量由向量组线性表示
- 向量组由向量组线性表示
- 向量组与向量组互相线性表示 (等价)
- 线性组合
- 线性相关
- 内容:存在不全为零的数称为线性相关,否则就无关
- 注:
- 单个向量相关 <=> 向量为零向量
- 两个向量相关 <=> 对应分量成比例
- 内部有一个向量可由其他向量线性表示则相关
- 只存在全为零的系数满足等式则线性无关;
- 相关与无关二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
- 线性相关 <=> 齐次方程组有非零解
向量的公式定理
-
线性表示
- 定理 1
- 内容:线性相关的充要条件是至少有一个向量可由其他向量线性表示
- 注:
- 必要性不常用,用的更多的是充分性;
- 缺点是要算出系数
- 定理 2
- 向量组 I 线性无关,加上β\betaβ线性相关,则 β 可由向量组 I 唯一线性表示
- 定理 1
-
线性相关
- 定理 1
- 内容:若内部有一个向量可由其他向量线性表示,则线性相关
- 注:含有零向量的向量组一定线性相关
- 定理 2
- 内容:部分相关则整体相关
- 注:
- 逆否:整体无关则部分无关
- 用混事的来理解
- 定理 2
- 内容:以少表多,多必相关
- 注:通俗理解,人数多,作战能力差别必有混事的
- 定理 3
- n+1 个 n 维向量必线性相关
- 注:若齐次方程组中未知数个数大于方程个数,则有非零解;
- 定理 1
-
线性无关
- 定理 1
- 内容:低维无关则高维无关
- 注:
- 增加维数,增加方程个数,解空间不变大
- 逆否命题:高维相关则低维相关
- 通俗理解
- 整体无关则部分无关
- 定理 1
秩
矩阵的秩
- 概念
- 内容:k阶子式、秩(最高阶非零子式的阶数)
- 注:
- 子式的阶数不超过矩阵的行数和列数
- k 阶子式的个数:Cnk⋅CmkC_{n}^{k} \cdot C_{m}^{k}Cnk⋅Cmk
- 关心的是k阶子式的值
- 若所有的 k 阶子式为零,则任意 k+1 阶子式全为零
- 性质
- 秩:分水岭:r(A)=kr(A)=kr(A)=k,存在一个k阶子式不为0,任意大于k阶子式全为0
- r(A)=0 ⟺ A=0r(A)=0 \iff A=0r(A)=0⟺A=0 秩为零的充要条件为矩阵为零
- r(A)=1r(A)=1r(A)=1 秩为 1 的充要条件为矩阵的各行 (列) 元素成比例
- r(A)=n ⟺ ∣A∣≠0r(A)=n \iff |A| \neq 0r(A)=n⟺∣A∣=0 n 阶矩阵的秩为 n 的充要条件是行列式不等于零
- 矩阵等价的充要条件是秩相等
- 计算
- 思路:利用初等变换化为阶梯形矩阵
- 注:
- 初等行变换和初等列变换均可
- 终点一定是阶梯形矩阵
- 阶梯形矩阵的非零行数为秩
- 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
向量组的秩
-
概念
- 极大线性无关组
- 第一种表述
- 内容:无关 + 相关
- 注:
- 向量组线性无关等价于极大线性无关组为其本身
- 极大线性无关组是最多的无关的子向量组
- 极大线性无关组是不唯一的
- 第二种表述
- 内容:无关 + 表示
- 注:
- 向量组和其极大无关组等价
- 极大无关组和极大无关组等价
- 极大无关组所含向量个数相等
- 第一种表述
- 向量组的秩
- 内容:极大无关组所含向量的个数
- 注:
- 求向量组的秩转化为了求极大无关组
- 向量组的秩为 r,存在 r 个无关,任意 r+1 个均相关
- 规定零向量组的秩为零
- 线性关系
- 内容:对应线性方程组同解,则列向量具有相同的线性关系
- 性质
- 极大线性无关组相对应
- 其他向量由极大无关组表示的分量相同
- 极大线性无关组
-
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找法以及秩的计算
- 步骤:
- 作为列向量化为矩阵 A
- 利用初等行变换把 A 化为阶梯形
- 主元(每一行的第一个非零元)所在列为一个极大无关组
- 注:
- 只能做初等行变换,不能做初等列变换
- 本质思想是找非零子式所在列
- 也可直接根据阶梯形矩阵的非零行数直接读出向量组的秩
- 步骤:
-
相关定理
- n 个向量无关的充要条件为秩等于 n
- 向量组 I 可由向量组 II 线性表示,则 r(I)≤r(II)r (I)≤r (II)r(I)≤r(II)
- 两个向量组等价,秩相等
- β 可由向量组 I 线性表示,则 r(I)=r(I,β)r (I)=r (I,β)r(I)=r(I,β)
二者关系
- 向量组的秩等于矩阵的秩
秩的常用公式
-
公式 1:转置和数乘(乘以非零数)秩不改变
-
公式 2:范围:
- 矩阵的秩小于行数和列数
- 向量组的秩小于维数和个数
-
公式 3:向量组 I 可由向量组 II 线性表示,则 r(I)≤r(II)r (I)≤r (II)r(I)≤r(II);矩阵乘积,秩不变大
-
推论:
- 乘以可逆矩阵秩不改变
- 矩阵 A 与矩阵 B 等价的充要条件为秩相等
- 向量组等价则秩相等,但秩相等不能推出向量组等价
- 矩阵的和的秩小于等于秩的和 r(A±B)≤r(A)+r(B)r(A \pm B) \leq r(A) + r(B)r(A±B)≤r(A)+r(B)
-
公式 4:若矩阵乘积为零AB=0AB=0AB=0,则秩的和小于等于内标 r(A)+r(B)≤nr(A)+r(B) \le nr(A)+r(B)≤n
-
推论 5:
- 矩阵秩为 r 的充要条件为伴随矩阵的秩为 n
- 矩阵秩为 n-1 的充要条件为伴随矩阵的秩为 1
- 矩阵秩小于 n-1 的充要条件为伴随矩阵的秩为 0
r(A∗)={n ⟺ r(A)=n1 ⟺ r(A)=n−10 ⟺ r(A)<n−1r(A^*)= \begin{cases} n & \iff r(A)=n \\ 1 & \iff r(A)=n-1 \\ 0 & \iff r(A)<n-1 \end{cases} r(A∗)=⎩⎨⎧n10⟺r(A)=n⟺r(A)=n−1⟺r(A)<n−1
-
注:
- 若 A 可逆,且 AB=AC,则 B=C;
- 若 A 列满秩,且 AB=AC,则 B=C;
- 若 A 行满秩,且 BA=CA,则 B=C
-
公式 5:
r(A)=r(ATA)=r(AAT)=r(AT)r(A) = r(A^T A) = r(A A^T) = r(A^T)r(A)=r(ATA)=r(AAT)=r(AT)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