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的定义
堆(heap),是⼀棵有着特殊性质的完全⼆叉树,可以⽤来实现优先级队列(priority queue)。
堆需要满⾜以下性质:
- 是⼀棵完全⼆叉树;
- 对于树中每个结点,如果存在⼦树,那么该结点的权值⼤于等于(或⼩于等于)⼦树中所有结点的权值。
如果根结点⼤于等于⼦树结点的权值,称为⼤根堆;反之,称为⼩根堆
堆的存储
由于堆是⼀个完全⼆叉树,因此可以⽤⼀个数组来存储。
结点下标为i :
- 如果⽗存在,⽗下标为i/2 ;
- 如果左孩⼦存在,左孩⼦下标为i × 2 ;
- 如果右孩⼦存在,右孩⼦下标为i × 2 + 1
![![[Pasted image 20250319201731.png]]](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a2b23a74db0f4379b7101722df74d7b0.png)
![![[Pasted image 20250319201529.png]]](https://i-blog.csdnimg.cn/direct/f890d650f2504fb29be24ee0366a3263.png)
存储固然简单,但是题⽬不会那么好⼼,直接给出⼀个标准的堆
⼀般给我们的是⼀组数,这组数按照给出的顺序还原成⼆叉树之后,并不是⼀个堆结构。此时如果想将这组数变成堆的话,有两种操作:
- ⽤数组存下来这组数,然后把数组调整成⼀个堆;
- 创建⼀个堆,然后将这组数依次插⼊到堆中
核⼼操作
堆中的所有运算,⽐如建堆,向堆中插⼊元素以及删除元素等,都是基于堆中的两个核⼼操作实现的—向上调整算法以及向下调整算法。
因此,在实现堆之前,先来掌握两种核⼼操作。
注意:以下所有操作都默认堆是⼀个⼤根堆,⼩根堆的原理反着来即可
向上调整算法
算法流程:
- 与⽗结点的权值作⽐较,如果⽐它⼤,就与⽗亲交换;
- 交换完之后,重复1 操作,直到⽐⽗亲⼩,或者换到根节点的位置
int n; // 标记堆的⼤⼩
int heap[N]; // 存堆 - 默认是⼀⼤根堆
// 向上调整算法
void up(int child)
{
int parent = child / 2;
// 如果⽗结点存在,并且权值⽐⽗结点⼤
while(parent >= 1 && heap[child] > heap[parent])
{
swap(heap[child], heap[parent]);
// 交换之后,修改下次调整的⽗⼦关系,注意顺序不能颠倒
child = parent;
parent = child / 2;
}
}
时间复杂度:
最差情况需要⾛⼀个树⾼,因此时间复杂度为log N
向下调整算法
算法流程:
- 找出左右⼉⼦中权值最⼤的那个,如果⽐它⼩,就与其交换;
- 交换完之后,重复1 操作,直到⽐⼉⼦结点的权值都⼤,或者换到叶节点的位置
int n; // 标记堆的⼤⼩
int heap[N]; // 存堆 - 默认是⼀⼤根堆
// 向下调整算法
void down(int parent)
{
int child = parent * 2;
while(child <= n) // 如果还有孩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