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标题
-
- 1.以root用户登录系统
- 2.检查硬件要求
- 3 检查软件要求
- 4 安装Oracle数据库
-
- 4.1 前期准备
-
- 4.1.1 修改sysctl.conf内核参数
- 4.1.2 修改/etc/pam.d/login文件
- 4.1.3 修改/etc/profile文件
- 4.1.4 编辑文件 **/etc/csh.login**
- 4.1.5 修改服务器主机名
- 4.1.6 创建所需的操作系统组和用户相关说明
- 4.1.7 创建相应的用户和用户组及相关操作
- 4.1.8 创建相应的目录并修改目录权限
- 4.1.9 创建/etc/oraInst.loc文件
- 4.1.10 修改oracle用户的限制文件
- 4.1.11 修改用户环境变量
- 4.1.12 激活/home/oracle/.bashrc
- 4.1.13 解压两个zip安装包并授权
- 4.1.14 重启机器
- 4.2 开始安装
1.以root用户登录系统
$ su root
2.检查硬件要求
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最低硬件要求:
- 内存要求
- 系统架构
- 磁盘空间要求
2.1 内存要求
以下是安装Oracle Database 11g Release 2(11.1)的内存要求:
-
最低:1 GB RAM
-
推荐:2 GB 内存或更多
要确定RAM大小,查看Swap分区空间(一般情况下不小于2G,具体看系统内存大小)请输入以下命令:
[root@VM-8-11-centos ~]# grep SwapTotal /proc/meminfo SwapTotal: 0 kB # 这就表示此刻系统的交换分区为0 # 也可以使用free命令进行查看分区空间 [root@VM-8-11-centos ~]# free –h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3782992 217256 137472 520 3428264 3284236 Swap: 0 0 0 # 同样是显示空间大小为0 -
下表描述了已安装的RAM与配置的交换空间建议之间的关系:
在Linux上,HugePages功能使用内存映射文件为大页表分配不可交换的内存。如果您启用了HugePages,那么在计算交换空间之前,您应该从可用RAM中扣除分配给HugePages的内存。
可用RAM 需要交换空间 1 GB到2 GB之间 内存大小的1.5倍 在2 GB到16 GB之间 等于RAM的大小 超过16 GB 16 GB
2.1.1 创建Swap分区空间
使用dd命令创建名为swapfile 的swap交换文件(文件名和目录任意):
[root@VM-8-11-centos ~]# dd if=/dev/zero of=/home/swap bs=1M count=2048
2048+0 records in
2048+0 records out
2147483648 bytes (2.1 GB) copied, 8.42517 s, 255 MB/s
if(即输入文件,input file),of(即输出文件,output file)。dev/zero是Linux的一种特殊字符设备(输入设备),可以用来创建一个指定长度用于初始化的空文件,如临时交换文件,该设备无穷尽地提供0,可以提供任何你需要的数目。 bs=1M代表增加的模块大小,count=2048代表是2048个模块,也就是2G空间大小
- count的计算公式: count = size * bs (size以MB为单位)
回车后,会执行2g的读写操作,系统会卡一段时间,耐心等待执行结果。
- 执行完毕,对交换文件格式化并转换为swap分区:
[root@VM-8-11-centos ~]# mkswap /home/swap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2097148 KiB
no label, UUID=7859f620-c028-442f-b901-e0f13a623914
- 挂载并激活分区:
[root@VM-8-11-centos ~]# swapon /home/swap
swapon: /home/swap: insecure permissions 0644, 0600 suggested.
执行以上命令可能会出现:“不安全的权限 0644,建议使用 0600”类似提示,不要紧张,实际上已经激活了,可以忽略提示,也可以听从系统的建议修改下权限:
[root@VM-8-11-centos ~]# chmod -R 0600 /home/swap
- 可以用 free –h 或 swapon –s命令查看新swap分区是否正常添加并激活使用。
[root@VM-8-11-centos ~]# free –h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3782992 214572 133712 512 3434708 3287104
Swap: 2097148 0 2097148
[root@VM-8-11-centos ~]# swapon -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home/swap file 2097148 0 -2
如果需要关闭swap分区则执行
- swapoff /home/swap
- 修改 fstab 配置,设置开机自动挂载该分区:
[root@VM-8-11-centos ~]# vim /etc/fstab
# 在fstab文件末尾追加如下内容后:wq 保存退出即可:
/home/swap swap swap default 0 0
或直接对fstab进行echo追加:
echo "/home/swap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etc/fstab
至此,Swap空间准备完成。
2.2 系统架构
[root@VM-8-11-centos ~]# uname -m
x86_64
此命令显示处理器类型。验证处理器架构是否与要安装的甲骨文软件版本匹配。如果您没有看到预期的输出,则无法在此系统上安装软件。
2.2.1 修改CentOS系统标识
由于Oracle默认不支持CentOS,需要修改为redhat
[root@VM-8-11-centos ~]# vim /etc/redhat-release
#删除CentOS Linux release 7.6.2009 (Core)(快捷键dd),改成redhat-7
redhat-7
2.3 磁盘空间要求
以下是安装Oracle Database 11g Release 2(11.2)的磁盘空间要求:
-
/tmp目录中至少有1 GB的磁盘空间要确定
/tmp目录中可用的磁盘空间量,请输入以下命令:[root@VM-8-11-centos ~]# df -h /tmp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da1 59G 7.4G 50G 14% /如果
/tmp目录中可用的可用磁盘空间少于1 GB,请完成以下步骤之一:-
从
/tmp目录中删除不必要的文件,以满足磁盘空间要求。 -
在设置
oracle用户环境时设置TMP和TMPDIR环境变量。另见:
“配置甲骨文用户环境”,了解有关设置
TMP的更多信息TMPDIR -
扩展包含
/tmp目录的文件系统。如有必要,请联系系统管理员以获取有关扩展文件系统的信息。
-
-
要确定系统上的可用磁盘空间量,请输入以下命令:
[root@VM-8-11-centos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tmpfs 1.8G 0 1.8G 0% /dev
tmpfs 1.9G 24K 1.9G 1% /dev/shm
tmpfs 1.9G 488K 1.9G 1% /run
tmpfs 1.9G 0 1.9G 0% /sys/fs/cgroup
/dev/vda1 59G 7.4G 50G 14% /
tmpfs 370M 0 370M 0% /run/user/0
-
下表描述了Linux x86-64上每种安装类型的软件文件的磁盘空间要求和数据文件:
安装类型 软件文件要求(GB) 企业版 4.7 标准版 4.6 安装类型 数据文件要求(GB) 企业版 1.7 标准版 1.5 如果您选择配置自动备份,则快速恢复区域需要文件系统或Oracle自动存储管理磁盘组上的额外磁盘空间。
2.3.1 挂载硬盘
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具体的挂载目录需要自己定义(根据需要操作、非必要条件)。如所选择硬盘在服务器已完成挂在操作,则无需再次进行挂载。
数据库存储路径这里,要按照 服务器本身存储路径,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的硬盘是已经被挂载上的。但是为了防止硬盘没有挂载,也为了查看各个目录存储空间的大小。可以使用下面这个命令进行查看。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sda 8:0 0 30G 0 disk
├─sda1 8:1 0 1G 0 part /boot
└─sda2 8:2 0 29G 0 part
├─centos-root 253:0 0 27G 0 lvm /
└─centos-swap 253:1 0 2G 0 lvm [SWAP]
sdb 8:16 0 20G 0 disk
sr0 11:0 1 4.2G 0 rom
注意:最后这个mountpoing的意思是挂载点 ,如果type类型是disk(硬盘)且没有挂载点。就证明这个硬盘还没有被挂载,需要你先去把硬盘给挂载上,在进行数据库存储路径的配置。
# mkdir /backup # 新建一个文件夹作为挂载点
# cd / # 移动至根目录下
# ls # 这里已经有这个文件夹了
backup bin boot dev etc home lib lib64 media mnt opt proc root run sbin srv sys tmp usr var yumiso
# mount /dev/sdb /backup # 挂载硬盘,下面会报错。是因为没有对硬盘进行格式化。
mount: /dev/sdb is write-protected, mounting read-only
mount: unknown filesystem type '(null)' # Mount:未知的文件系统类型'(null)'
# mkfs.ext4 /dev/sdb # 对硬盘进行格式化(格式为ext4)
mke2fs 1.42.9 (28-Dec-2013)
/dev/sdb is entire device, not just one partition!
Proceed anyway? (y,n) y # 这里选y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Stride=0 blocks, Stripe width=0 blocks
1310720 inodes, 5242880 blocks
262144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2153775104
160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819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819200, 884736, 1605632, 2654208,
4096000
Allocating group tables: done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32768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 mount /dev/sdb /backup # 这里在执行一次挂载命令就可以了
# blkid /dev/sdb # 查看挂载硬盘的UUID,复制以下。写到下面的配置文件中,实现永久挂载。
/dev/sdb: UUID="6384d556-f444-48ee-8f1d-5257f0c350aa" TYPE="ext4"
用于挂载信息的指定填写格式中,各字段所表示的意义
设备文件 一般为设备的路径+设备名称,也可以写唯一识别码(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挂载目录 指定要挂载到的目录,需在挂载前创建好
格式类型 指定文件系统的格式,比如Ext3、Ext4、XFS、SWAP、iso9660(此为光盘设备)等
权限选项 若设置为defaults,则默认权限为: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sync
是否备份 若为1则开机后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上安装Oracle数据库的步骤。首先需以root用户登录,检查硬件和软件要求,包括内存、系统架构、磁盘空间、操作系统、内核等。接着进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如修改内核参数、创建用户和目录等。最后完成Oracle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及实例启动,并给出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