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学习之路:简述html文档头部 <meta> 的 http-equiv 属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HTML头部meta标签中http-equiv属性的11种常见用途,包括字符集设置、页面刷新、缓存控制、页面跳转、浏览器兼容性处理等,帮助开发者优化网页显示和用户体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当输入网址打开网页时,设置html头部metahttp-equiv属性,可以帮助浏览器更加精确和正常却的显示网页内容,比如设置网页多久自动刷新,设置网页在浏览器缓存中的时限,设置多少事件跳转到指定的网页地址,应对低版本浏览器的渲染兼容问题,以什么样动态的样式去打开浏览器等等等…

首先,我们得知道一张网页即html文档最基础的代码形式和作用是怎样的

🧋一、html文档结构

<!DOCTYPE html>
<!-- 网页的头部,页面的全局信息 -->
<html lang="en">
<head>
     <!-- 页面的标题 -->
	 <title>Document</title>
	 <!-- 页面的元数据(形容页面的东西) -->
    <meta charset="UTF-8">
    <!-- 跟搜索排名有关 -->
	<meta name="" content="">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 设置网页内容的显示方式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gb2312">
   	<!-- 引入js文件 -->
	<script></script>
	<!-- 元素内部样式 -->
	<style></style>
	<!-- 引入css文件 -->
	<link/>
</head>
<body>
    <!-- 网页的主体,页面展示的内容 -->
</body>
</html>

其次,在今天的学习中,我学到了11种关于http-equiv的属性即设置这些属性的意义,总结如下,与同行和大神们共勉和分享,如有错误的地方,多多指点,本人将不甚感激并及时修正。

🧋二、meta的http-equiv属性

1. 设定页面使用的字符集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gb2312">
<meta http-equiv="Content-Language" Content="zh-CN">
2. 设置页面多长后,自动刷新自己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60" >
3. 设置页面多长时间后跳转到指定的url
   <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5" Url=http://www.baidu.com>
4. 定义页面在缓存中的期限
<meta http-equiv="Expires" Content="0">
<meta http-equiv="Expires" Content="Wed,26 Feb 1997 08:21:57 GMT">
<!-- 必须使用GMT的时间格式,或直接设为0 数字表示多少时间后过期 -->
5. 禁止浏览器从本地的缓存中调阅页面内容
<Prama cach模式  -->
<!-- 禁止浏览器从本地机的缓存中调阅页面内容 -->
<!--meta http-equiv="Pragma" Content="No-each">
<!-- 网页不保存在缓存中,每次访问都刷新页面,这样设定,访问者将无法脱机浏览 -->
6. 设置cookie
<meta http-equiv="Set-Cookie" Content="cookievalue=xxx;expires=Wednesday">
7. 强制页面以独立页面显示,防止别人在iframe中调用
<meta http-equiv="Window-target" Content="_top">
<!-- 这个属性是用来防止别人在框架里调用你的页面。 content选项:_blank  _top _self _parent -->
8. 设置网站的限制级别
<meta http-equiv=”Pics-label” Contect=>
<!-- 在IE的internet选项中有一项内容设置,防止浏览受限制的网站,网站的限制级别就是通过这个参数来设置的 -->
9. 页面载入和退出时的一些特效
<meta http-equiv=”Page-Enter” Content=”blendTrans(Duration=0.5)”>
<meta http-equiv=”Page-Exit” Content=”blendTrans(Duration=0.5)”>
<!-- 注意:blendTrans是动态滤镜的一种,产生渐隐效果。另一种动态滤镜RevealTrans也可以用于页面进入与退出效果: -->
<meta http-equiv=”Page-Enter” Content=”revealTrans(duration=x, transition=y)”>
<meta http-equiv=”Page-Exit” Content=”revealTrans(duration=x, transition=y)”>
  <!-- Duration表示滤镜特效的持续时间(单位:秒) -->
<!-- Transition滤镜类型。表示使用哪种特效,取值为0-23。-->
<!-- 0 矩形缩小 1 矩形扩大 2 圆形缩小 3 圆形扩大 4 下到上刷新 5 上到下刷新 6 左到右刷新 7 右到左刷新 8 竖百叶窗 9 横百叶窗 10 错位横百叶窗 11 错位竖百叶窗 12 点扩散 13 左右到中间刷新  -->
<!-- 14 中间到左右刷新 15 中间到上下 16 上下到中间 17 右下到左上 18 右上到左下 19 左上到右下 20 左下到右上 21 横条 22 竖条 23 以上22种随机选择一种 -->

10. 设置xp主题
<meta http-equiv=”MSThemeCompatible” Content=”Yes”>
11. 设置ie6页面生成器
<meta http-equiv=”IE6″ Content=”Generator”>
<!-- 页面生成器generator,是ie6 -->
<!-- 类似于设置商品出厂厂商 -->
12. 设置页面中脚本的类型
<meta http-equiv="Content-Script-Type" Content="text/javascript">
13. 应对浏览器不同渲染不同的兼容问题
<!-- 每个电脑内置的IE版本是不一样的,版本低导致出现渲染页面时出现问题 -->
<!-- Edge 模式通知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 以最高级别的可用模式渲染文档,显示内容 -->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hink>嗯,用户现在提出了一个关于HTTP服务器响应的问题,需要根据提供的响应内容回答四个问题,并且指出在消息中的具体位置。首先,我需要仔细分析用户的问题以及提供的HTTP响应内容。 首先,用户的问题分为四个部分:a到d。每个问题都需要在HTTP响应中找到对应的字段。我要先通读一遍提供的HTTP响应,标记出各个关键部分,比如状态码、日期、服务器信息、最后修改时间、内容长度等。 对于问题a,用户问服务器是否成功找到了文档,以及回复的时间。HTTP响应的第一行通常是状态行,这里显示的是“HTTP/1.1 200 OK”,200状态码表示成功,所以第一个问题应该可以确定。而回复的时间应该是在Date字段里,这里显示的是“Date: Tue, 07 Mar 2008 12:39:45GMT”。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可能会忽略时区信息,但答案中应该包含完整的时间。 问题b询问文档的最后修改时间,这对应的是Last-Modified字段,内容是“Sat, 10 Dec2005 18:27:46 GMT”。这里要注意日期格式是否正确,有没有拼写错误,比如Dec和2005之间是否有空格,不过根据原文,可能需要保持原样引用。 问题c是关于返回文档的字节数,对应Content-Length字段,值是3874。这部分通常很直接,但需要确认字段名称是否正确,是否有拼写错误。 问题d有两个部分:前五个字节和服务器是否同意持久连接。前五个字节需要查看响应正文部分,即<!doctype html...>。前五个字符是<!doc,但需要确认是否包括感叹号和标签,可能需要转成字节数。另外,持久连接的问题要看Connection字段,这里显示的是“Connection: Keep-Alive”,说明同意持久连接。同时,Keep-Alive字段中的timeout参数也支持这一点。 现在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或误解的地方。比如,在问题d中,用户问的是前五个“字节”而不是字符,所以可能需要查看实际的字节值,但根据提供的响应,正文部分开始于<!doctype,所以前五个字符是<!doc,对应的字节可能需要考虑编码。但用户提供的响应中Content-Type是charset=ISO-8859-1,所以每个字符一个字节,因此前五个字节就是<!doc。 另外,用户可能在问题a中提到的时间格式是否正确,比如“GMT”是否有空格,但原文中写的是“12:39:45GMT”,可能需要指出这个格式问题,但答案中应保持原样。 最后,确保每个答案都对应到HTTP响应中的具体行,并正确引用字段名称和值。同时,注意用户可能混淆了Keep-Alive和Connection,需要明确两者都指示了持久连接。</think>### **答案分析**(基于HTTP响应原文逐段定位) --- #### **a. 服务器是否成功返回文档?回复时间是什么?** - **答案**:**成功返回文档**,回复时间为 **2008年3月7日 12:39:45 GMT** - **定位**: - **状态行**:`HTTP/1.1 200 OK`(状态码`200`表示成功,第一行)。 - **Date**:`Date: Tue, 07 Mar 2008 12:39:45GMT`(第二行)。 --- #### **b. 文档的最后修改时间** - **答案**:**2005年12月10日 18:27:46 GMT** - **定位**: - **Last-Modified**:`Last-Modified: Sat, 10 Dec2005 18:27:46 GMT`(第四行)。 --- #### **c. 返回文档的字节数** - **答案**:**3874字节** - **定位**: - **Content-Length**:`Content-Length: 3874`(第七行)。 --- #### **d. 文档的前5字节及服务器是否同意持久连接** 1. **前5字节**: - **答案**:`<!doc` - **定位**: - 响应正文起始部分:`<!doctype html public ...`(第12行),前5字节对应`<!doc`(注意:`<!doctype`的前5字符为`<!doc`)。 2. **持久连接**: - **答案**:**同意持久连接** - **定位**: - **Connection**:`Connection: Keep-Alive`(倒数第三行)。 - **Keep-Alive**:`Keep-Alive: timeout=max=100`(第八行),进一步确认持久连接参数。 --- ### **完整标注**(关键字段位置) ```plaintext 1. HTTP/1.1 200 OK<cr><lf> --> a(状态码) 2. Date: Tue, 07 Mar 2008 12:39:45GMT<cr><lf> --> a(回复时间) 4. Last-Modified: Sat, 10 Dec2005 18:27:46 GMT --> b(最后修改时间) 7. Content-Length: 3874<cr><lf> --> c(字节数) 8. Keep-Alive: timeout=max=100<cr><lf> --> d(持久连接参数) 9. Connection: Keep-Alive<cr><lf> --> d(持久连接标志) 12. <!doctype html public ... --> d(前5字节内容) ``` --- ### **总结** - **HTTP状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