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果自己一个人负责测试一个app的思考

当面临单独负责一个APP测试的场景时,本文提出了从预研阶段开始的测试策略。建议从成品APK着手,理解应用类型,制定性能和自动化测试计划,如关注耗电、CPU和内存等性能指标,探索适合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在持续迭代中,利用Jenkins进行Monkey稳定性测试和静态代码扫描,并逐步完善UI自动化和接口测试。随着团队扩大,需合理分配测试任务,考虑使用持续集成工具如Jenkins。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其实有时候自己会思考,假如有一天需要自己负责一个新的apk,整个测试组只有我一个人,那么我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也是挺有意思的,之所以会思考写出来,是因为我知道如果面对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手足无措的,所以先来玩玩 :)

整个立项到发布的整体流程以后再写吧,这里从开发的预研开始。

其实我还是建议测试了解开发逻辑是从有一个成品的apk开始,因为如果从预研就去深入的话,中间变动太大,前期app还没开发出来测试应该思考针对这一类的app(某类的应用其实界面元素都是蛮像的)怎么做性能和自动化测试,比如需要什么性能指标,自动化框架哪个适合并深入研究,针对开发预研的大体方向学习一下应用的技术,例如我们大家都在用的微信,前期可以思考到的性能指标为,耗电,CPU,内存,如果保证消息的时效性,避免后台被杀的方案,自动化是以界面为主,所以主流的框架都可以用,当然腾讯自己肯定有自己的框架的。

前期就这么友好地度过了,接下来就是常规测试,测试方法前面文章已经说过了,看个人吧,我的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了。第一个版本发布药做好兼容性和跟踪外网问题,基本就差不多了。
其实重点还是项目的持续性迭代,包括我以及大多数产品都是在这个阶段的吧,我认为这个阶段就是这几个部分组成的:
1.新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
2.测试用例的编写
3.自动化用例编写和完善
4.重要模块的性能(我认为这不应该单独列出来了,因为平时测试功能模块的时候也要关注一下自己模块的内存时延,单独拿出来让一个人测试那个人也没有比测的人了解逻辑)
5.周期发布前的全面功能测试和安装覆盖安装
6.回归BUG
7.想到再添加上去吧 @.@
要做的其实也就这么多吧,等等,时间好像没加上,于是列个excel表格出来看下(仅供参考,如有雷同,你抄我的吧 ->.->)

阶段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