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可以做推理逻辑吗?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是否能进行推理逻辑,指出计算机基于数学演绎逻辑和规则可进行简单推理,但复杂的推理问题在于初始规则的建立。文章提到了贝叶斯派和频率派在统计学上的分歧,并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朴素贝叶斯算法的限制。作者认为在未来10年内,基于传统逻辑的计算机难以实现严谨的推理逻辑,但量子物理的发展可能会带来新的突破。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作者:吴斌,原文创作于2016-04-20,如今仍有较高参考价值,但不排除部分信息需要更新。文中有很多引用,不一一列举出处了。】


计算机(主要指人工智能AI)能不能做推理逻辑?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其实答案很简单,当然可以。其实推理就是:规则+依据已有规则生成新规则。计算机就是基于数学的演绎逻辑做的,程序其实都是if...else...,规则是计算机的基本能力,简单的由规则产生规则并不难,比如:规则1 : 1+2=3,规则2:加法满足交换规则,所以产生规则:2+1=1+2=3。但是,规则多了以后,会造成组合爆炸,推理问题就很难了。更重要的问题是,谁来产生初始规则?目前看来,只有人来产生初始规则。而且,很多时候计算机做不了推理逻辑,主要原因就是初始规则不够。因为归纳是不严谨的,只有演绎才是严谨的推理。甚至连统计学都不被认为是严谨的数学(少量的贝叶斯推理可能被认为是例外)。所以,产生初始规则是非常困难的。

      可能有人会说,贝叶斯派的理论是不是一个可行的路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往大了说,这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因为频率派和贝叶斯派是数理统计领域的两大门派,核心思想是很不同的。频率派,也就是经典统计理论派,我认为核心思想是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贝叶斯派,我认为核心思想是从微观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更多关于两派理论的讨论,我以前曾经讨论过,建议看这个文章:贝叶斯学派与频率学派有何不同?    往小了说,这是个实现方法的问题,实际上在统计机器学习领域,大多数的实际应用都是使用频率派的方法,即判别式模型。而基于贝叶斯的模型,很多时候会面临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贝叶斯的公式其实很简单,如下图所示: 


如果不了解贝叶斯的基本理论,可以看一下我以前转的文章:数学之美番外篇:平凡而又神奇的贝叶斯方法

      在实际使用时,完整的贝叶斯公式一般是用不了的,因为发生一件事情,可能的原因非常多,一般情况,不可能把所有的原因(条件)都做统计,而且,很多原因(条件)是有相互影响的,一旦考虑相互影响,计算会几何级增长,完整的贝叶斯公式几乎是无法计算的。另外,很多时候,在你预测的时候,很多条件(特征)也是获取不到的,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你不能获取到一个事情发生的全部条件数据。所以,工业界常用的方法是朴素贝叶斯算法,实际上是对贝叶斯做了大幅度的约束,就是要求所有条件(特征)是相互无关的,才能求解,而且,通常是当你的特征非常多的时候,朴素贝叶斯才基本可用,因为特征非常多的时候,可以近似地忽略条件(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换句话说,条件(特征)之间有相关性才是普遍现象,所以朴素贝叶斯的条件无关是个强约束。而且,如果你的特征很多的时候,你也可以用广义线性模型求解(判别式模型),比如Logistic regression, 使用起来会更容易操作,而且有人曾经证明特征量很大的时候,朴素贝叶斯与Logistic regression是等价的。(而且,判别式模型比贝叶斯的模型更容易做正则化,更容易调参,这个问题展开讲还有很多内容。)

      总的来说,我的个人观点:基于贝叶斯理论,或者贝叶斯网络来做推理逻辑,只有在做强约束条件下,才能使用,而且,很多时候的实际应用中,就算是加约束也是很难真正有效的,因为实际情况变化会很复杂,远比预期的复杂。

       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大约是10年),我想这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不过,在更远的未来,可能有一种意外情况。未来的有些计算机不是基于传统逻辑的,比如,量子物理就不是基于传统逻辑可以解释的。

      补充说明,这里所说的是严谨的推理逻辑(基于演绎的方法),实际上还有些概率性的推理方法研究(一般是基于统计推断的方法),没有详细描述,严格说,那是推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