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算法的实现:kd树

本文介绍了k近邻算法及其在高维数据中的效率问题,重点讲解了kd树的概念,包括如何构造kd树以及利用kd树进行k近邻搜索的原理和Python实现,旨在提高k近邻搜索的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问题简介

 以下引用自维基百科

在模式识别领域中,最近邻居法(KNN算法,又译K-近邻算法)是一种用于分类和回归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在这两种情况下,输入包含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接近的训练样本。

  • 在k-NN分类中,输出是一个分类族群。一个对象的分类是由其邻居的“多数表决”确定的,k个最近邻居(k为正整数,通常较小)中最常见的分类决定了赋予该对象的类别。若k = 1,则该对象的类别直接由最近的一个节点赋予。
  • 在k-NN回归中,输出是该对象的属性值。该值是其k个最近邻居的值的平均值。

最近邻居法采用向量空间模型来分类,概念为相同类别的案例,彼此的相似度高,而可以借由计算与已知类别案例之相似度,来评估未知类别案例可能的分类。

 具体参考维基百科
 实现k近邻法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对训练数据进行快速k近邻搜索。这点在特征空间的维数大及训练数据容量大时尤其必要。
 k近邻法最简单的实现方式是线性扫描(linear scan)。赭石需要计算机输入实力与每一个训练实例的距离。当训练集很大时,计算非常耗时,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
 为了提高k近邻搜索的效率,可以考虑使用特殊的结构储存训练数据,以减少计算距离的次数。具体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其中的kd树(kd tree)方法。

2.kd树

 k-d树是每个节点都为k维点的二叉树。所有非叶子节点可以视作用一个超平面把空间分区成两个半空间( Half-space )。节点左边的子树代表在超平面左边的点,节点右边的子树代表在超平面右边的点。选择超平面的方法如下:每个节点都与k维中垂直于超平面的那一维有关。因此,如果选择按照x轴划分,所有x值小于指定值的节点都会出现在左子树,所有x值大于指定值的节点都会出现在右子树。这样,超平面可以用该x值来确定,其法线为x轴的单位向量。

2.1.构造kd树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选择轴垂直分区面( axis-aligned splitting planes ),所以有很多种创建k-d树的方法。 最典型的方法如下:

  • 随着树的深度轮流选择轴当作分区面。(例如:在三维空间中根节点是 x 轴垂直分区面,其子节点皆为 y 轴垂直分区面,其孙节点皆为 z
    轴垂直分区面,其曾孙节点则皆为 x 轴垂直分区面,依此类推。)
  • 点由垂直分区面之轴座标的中位数区分并放入子树

 这个方法产生一个平衡的k-d树。每个叶节点的高度都十分接近。然而,平衡的树不一定对每个应用都是最佳的。
 以下是python的实现:

class Tree_node(object):
    '''kd tree node
    classdocs
    '''
    def __init__(self, points, area, dimCount = 0, dim = 0, parent = None, lchild = None, rchild = None):
        '''
        Constructor
        '''
        self.points = deepcopy(points)
        if len(points) > 0:
            self.dimCount = len(points[0])
        self.dim = dim
        self.parent = parent
        self.lchild = lchild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