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统已经无法维护了..."周五的架构评审会上,我盯着屏幕上那张错综复杂的依赖关系图发愁。作为一个运行了三年的企业级中后台系统,代码量已经超过 50 万行,构建时间长达 40 分钟,任何修改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更让人头疼的是,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不同业务线之间的耦合越来越严重。一个小小的样式修改都可能影响到其他模块的展示。经过团队讨论,我们决定采用微前端架构对系统进行拆分重构。
现状分析
首先梳理了系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构建部署效率低下
- 团队协作成本高
- 技术栈难以升级
- 代码复用困难
- 线上问题难以隔离
就像一座不断扩建的大楼,没有合理的分区和规划,最终变得杂乱无章。我们需要把这座大楼重新规划成一个个独立又互联的空间。
架构设计
经过调研和验证,我们选择了基于 single-spa 的微前端方案:
// 基座应用
import { registerApplication, start } from 'single-spa'
// 注册子应用
const registerMicroApp = (name: string, entry: string) => {
registerApplication({
name,
app: async () => {
// 动态加载子应用
const module = await System.import(entry)
return module.default
},
activeWhen: location => {
// 基于路由匹配激活子应用
return location.pathname.startsWith(`/${name}`)
}
})
}
// 子应用配置
const microApps = [
{
name:
微前端架构改造企业中后台系统实践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57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