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tomcat只提供监听器规范(接口),事件源(tomcat)注册监听器list集合,这个需要我们自己注册 监听器实现类才行,但是不是所有组件都是没有监听器实现类的,只是tomcat这些个监听器接口,主要目的是提供给我们开发者使用的,它自己规定了一些事件对象创建的时机,这时如果我们想做一些增添,那么可以使用它的监听器规范,自己去注册一些 对应的事件对象的,监听器实现类
2.mq的 观察者模式和tomcat是完全不一样的,mq的主要目的是解决 自己组件的 监听回调问题,它的监听器是给自己使用的,都有其实现类的,简单来说 mq(事件源)以及内部注册好了,listenerList实现类,当消费者消费后,mq创建一个 消费信息Event,这时mq(事件源)将 event传给,listener去执行回调,这一步是异步的
tomcat几种监听器接口规范
(1) ServletContextListener
用于监听服务器的启动与关闭,简单来说服务器启动,servletContext被创建,将servletContextEvent传给 监听器
服务器关闭,servletContext被 销毁,将servletContextEvent传给 监听器
(2) HttpSessionListener
用于监听session的创建与销
(3)ServletRequestListener
用于监听每一次请求 request 的开始【初始化】 与结束【销毁】
4. (1) 服务器开启,servletcontextListener首先被使用。servletcontext被创建了;
服务器关闭的前一刻才会触发其销毁监听内容
(2) 网页向controller请求,ServletRequestListener 首先检测出来,
执行了他的requestInitialized 方法,即初始化request;等待contronller事务结束后,才出发servletRequestListener的销毁事件
(3)并不是每次前端向服务器请求 都会 验证要不要创建Session ,而是当服务器调用了HttpServletRequest.getSession(true) 后,
才会创建一个服务器内独一无二的session会话 ,其session id 则是自动分配一个无序的字符串,[得到两个一样的几率非常低]
然后才保存在前端[一般在cookie里面]。
(4)session 可以设置存活时间,到期后自动注销 ,但往往都是默认值,每当前端浏览器关闭后,session才开始以默认期限倒计时,
等待时间到后才销毁,并不是浏览器一关闭,就会销立马销毁 ,当然,也没必要手动对其销毁,让其自毁自灭就行,
根据这一特性,就无法让服务器判断前端用户是否仍在,想要实现这个功能,只能使用websocket 或者长轮询,长轮询太消耗资源了,不建议使用,
websocket则是最好的方式!!!
(5) 从Tomcat设置的cookie路径来看,它对不同的应用程序设置的cookie路径是不同的,这样不同的应用程序所用的session id是不同的,因此即使在
同一个浏览器窗口里访问不同的应用程序,发送给服务器的session id也可以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