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笔记(三)

本文介绍了UML用例图的基础知识及应用方法,详细解释了用例图的基本元素、图符及其主要属性,探讨了如何正确绘制用例图,并提供了实际案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UML基础与应用——用例图

内容提纲

什么是用例图

用例图的基本元素

——角色

——用例

——关系

用例图的图符

用例图的主要属性

用例图的粒度与范围

举例

UML中用5个互联的视图来描述系统的体系结构。

用例模型

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表明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达成的共识。

——用例模型描述了待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

——用例模型将系统看成黑盒子,仅从外部执行者的角度来理解系统。

——用例模型驱动了需求分析之后各个阶段的开发工作。

什么是用例图

用例图(use-case diagrams)

用来描述用户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的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执行者,强调谁在使用系统,系统为执行者完成哪些功能。

lvar jacobosn在开发axe系统中首先使用。

用例图的构成

用例

角色

关系:执行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包括:依赖、泛化、关联

什么是actor

Actor是一些人或事:

——可以激或系统交互信息

——可以对系统进行输入

——可以从系统被动的接受信息

通过调查发现Actor

——直接使用系统的人

——系统使用的外设

——系统的维护人员

——需要与此系统想连的其它系统

角色

寻找执行者的几个原则

——谁使用系统的功能?

——谁需要系统支持日常工作?

——谁来维护关系系统?

——系统需要操作哪些硬件?

——需要与系统交互的其他系统

——对系统产生的结果感兴趣的人或事物。

按照角色寻找

用例的表示:

用例的主要属性

事件流

前置条件

后置条件

特殊要求

扩展点

问题说明

用例的主要属性

事件流

——描述一个用例在执行时执行者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多个分支

a/基本流——对用例中常规和预期路径的描述。

b/备选流——由于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用例执行了其他的路径。

前置条件

——是该用例执行的前提条件,用来描述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开始执行一个事件流。

后置条件

——说明用例结束时系统的状态。

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可以用于用例的验证和评审。

用例的粒度与范围

概述级

用户目标级

子功能级

用例注意点

应该清晰地定义系统边界

防止用例过多

应该从执行者的角度来命名用例

用例描述正规程度

避免执行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太复杂

注意用例的大小是否恰当

避免用例描述混乱

区分用例分解和功能分解

避免客户不能理解用例的情况发生

有些场合,用用例来描述需求是不适合的。

小结

用例图的基本组成

用例图的作用

——重在应用

——重在交流

——重在事件流的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