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核函数:k(G1,G2)k(G_{1},G_{2})k(G1,G2)=∑s∈Sψ(G1,s)ψ(G2,s)\sum_{s\in S}\psi(G_{1},s)\psi(G_{2},s)∑s∈Sψ(G1,s)ψ(G2,s)
SSS表示G1G_{1}G1和G2G_{2}G2中所有的子结构,ψ(Gi,s)\psi(G_{i},s)ψ(Gi,s)表示某个子结构sss在GiG_{i}Gi中出现的频率
文中有两处定义的区别搞不清楚,一个是path pattern,一个是super path:


除了以上两个地方没有看明白,其余的地方还算清晰。
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图中的特定的模式,计算图核。

图3所示,图3(a)和图3(b)表示给定的两个图G1和G2。现在计算两个图的图核(图核具体可以干什么我还不晓得)。图3c和图3d path pattern,且d =1。以此类推,计算列出图中所有的path pattern,并且不可以重复。然后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以上是传统的图核计算的方法。作者在此指出了缺点:不能考虑到图的结构。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super path的概念。具体来讲,就是在path pattern的基础上,再次建立truncated BFS tree,但是这边自己没看懂。
以下是两个图的super path的结果:



之后将建立好的super path按照哈希到整数值、字典序排序的方法,改变原图中的值,再进行图核求解:


具体算法:

本文探讨了图核函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在比较两个图G1和G2时的角色。图核通过计算图中特定模式的频率来量化相似度。传统方法基于pathpattern,但存在无法充分考虑图结构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作者引入了superpath概念,它在pathpattern基础上构建truncated BFS树,增加了对图结构的敏感性。通过哈希和排序superpath,可以改进图核的计算。算法描述详细,旨在提高图相似度计算的准确性。
156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