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一下,此案例中的排序是基于数组升序排列。
原理:快速排序是一种排序执行效率很高的排序算法,是由冒泡排序改进而得到的,它利用分治法来对待排序序列进行分治排序,它的思想主要是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记录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的一部分比基准值小,后面一部分比基准值大,然后再对这前后的两部分分别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排序,通过递归的运算最终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思路:
- 在待排序的数组中任取一个元素(通常取第一个记录)作为基准(基准的选取可能会影响到排序的效率),称为基准记录;
- 定义两个索引 low和 high分别表示“首索引” 和 “尾索引”,key 表示“基准值”;
- 首先,尾索引向前扫描,直到找到比基准值小的记录并且此时low小于high;
- 然后,首索引向后扫描,直到找到比基准值大于的记录并且此时low小于high;
- 根据4、5步骤记录的low和high索引值,交换左右元素;
- 若在扫描过程中首索引等于尾索引(low = high),则一趟排序结束;将基准值(key)替换首索引所对应的值;
- 再进行下一趟排序时,待排序列被分成两个区:[startIndex,low-1],[high+1,endIndex]
- 对每一个分区重复步骤1~7,直到所有分区中的记录都有序,排序成功。
下面用代码实现一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定义数组长度
int arrLength = 10;
// 声明一个数组
int[] arr = new int[arrLength];
// 初始化数组
Random rand = new Random();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arr[i] = rand.nextInt(50);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数组: " + Arrays.toString(arr));
// 使用快速排序
quickSort(arr, 0, arr.length - 1);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数组: " + Arrays.toString(arr));
}
/**
* 快速排序,使用递归的思想
*
* @param arr 需要排序的数组
* @param startIndex 开始索引
* @param endIndex 结束索引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startIndex, int endIndex) {
// 如果开始索引大于等于结束索引则退出递归
if (startIndex >= endIndex)
return;
// 选择一个基准,可以任意选择,这里直接选择第一个元素作为索引
int key = arr[startIndex];
int low = startIndex;// 记录开始的位置
int high = endIndex;// 记录结束的位置
while (low < high) { // 左边索引小于右边索引才进行循环
// 从右边查找,找到比基准小的元素,退出循环
while (arr[high] >= key && high > low) {
--high;
}
// 从左边查找,找打比基准大的元素,退出循环
while (arr[low] <= key && high > low) {
++low;
}
// 交换元素
if (low < high) {
int temp = arr[low];
arr[low] = arr[high];
arr[high] = temp;
}
}
// 两边元素已经分离好了,将基准元素放到中间(基准归位)
arr[startIndex] = arr[low];
arr[low] = key;
// 使用递归,将分隔好的左边和右边子数组继续排序
// 左
quickSort(arr, startIndex, low - 1);// 跳过老的基准元素
// 右
quickSort(arr, high + 1, endIndex);
}
运行结果:
排序前数组: [49, 20, 31, 25, 39, 25, 5, 44, 20, 14]
排序后数组: [5, 14, 20, 20, 25, 25, 31, 39, 44, 49]
快速排序最好时间复杂度:O(NlogN),最坏时间复杂度:O(N2),平均时间复杂度:O(Nlo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