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出性气孔是造成性能降低的主要缺陷之一
如何分析析出性气孔?
多尺度宏观耦合,从微观模型看机械性能?
显微气孔/析出气孔是如何形成的?
显微气孔的形成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成核和生长。
CDCA模型包含了凝固过程中出现的许多物理现象,其中,在模拟显微气孔时,会用到以下功能:
- 孔的预固定成核;
- 随机成核;
- 扩散控制生长
如何把微观分析,耦合到宏观铸件中?
工业应用举例:在铝和镁等轻合金铸件 中, H气孔是造成其性能降低的主要凝固缺陷之一.
显微气孔模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固相(晶粒、枝晶、共晶)的形核与生长; (2) 在固/液界面溶质和H的再分配; (3) 溶质 和H的扩散; (4) 显微气孔的形核与生长; (5) 气孔与 固相在生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模型用局部的 H饱和度和H浓度差作为气孔生长驱动力。研究不同初始H含量、冷却速率等条件下析出气孔的生长.
如何从微观模型看机械性能?
多尺度宏观耦合模拟:对比不同铸造工艺过程的晶粒组织形貌
金属模和砂模比较,哪个会更致密?在相同的合金下,机械性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