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开发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单元测试时确认每个模块都能单独工作,但这些模块集成在一起之后会出现有些模块不能正常工作。例如,在chrome环境下用js写了一个实时捕捉video中特定区域的模块,正常工作;利用worker线程进行webgl场景渲染,也正常;可是当两个运算合并时,出现一个模块不能正常运行,原因在于两个模块不适合在worker线程中结合,基于worker本身的局限性,只能有一个模块正常工作。所以,很有必要进行集成测试。
(1)集成测试定义:
集成测试是将软件集成起来,对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
(2)集成种类:
- 模块内的集成,主要是测试模块内各个接口间的交互集成关系
- 子系统内的集成,测试子系统内各个模块间的交互关系
- 系统内的集成,测试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和模块间的集成关系
(3)两种集成测试模式:
- 非渐增式测试模式:先分别测试每个模块,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放在一起结合成所要的程序,如大棒模式
- 渐增式测试模式: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模块结合进来进行测试,测试完后再把下一个应该测试的模块结合起来测试。渐增式测试又可以根据每次添加模块的路线分为自顶向下测试、自底向上测试和混合测试等方式
优缺点:
- 渐增式需要编写的软件较多,工作量较大,而非渐增式测试开销小
- 渐增式测试模式发现模块间接口错误早,而非渐增式测试晚
- 非渐增式测试模式发现错误,较难诊断,而使用渐增式测试模式,如果发生错误则往往和最近加进来的那个模块有关
- 渐增式测试模式测试更彻底
- 渐增式测试模式需要较多的机器时间
- 使用非渐增式测试模式,可以并行测试
具体方法:
- 自顶向下法:从主控模块开始,沿着软件的控制层次向下移动,从而逐渐把各个模块结合起来。(优点:不需要驱动程序,能在早期发现上层错误;缺点:需要桩,低层错误发现较晚,在早期不能展开人力)
- 自底向上法:从原子模块开始集成以进行测试。
- 混合策略:基本使用Top-down,但在早期使用Bottom-up;对中较上层,使用Top-down,中较下层,使用Bottom-up。
- 大棒法:先是对每一个子模块进行测试(单元测试),然后将所有模块一次性地全部集成起来进行测试。
- 三明治法:自两头向中间集成。
(4)系统测试
- 定义:检验系统所有元素之间协作是否合适,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否达到要求。其测试内容包括:功能测试,非功能测试与回归测试等。
- 功能测试:主要是根据产品规格说明书,来检验被测试的系统是否满足各方面功能的使用要求。(黑盒测试也长被称为功能测试,虽然这不是一种准确的说法)
- 回归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