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区块链金融 · 技术变革重塑金融未来》
责编 | maozz
出品 | 区块链大本营(blockchain_camp)
在进入今天的话题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个专业性术语:LPI(全球供应链绩效指数)。
LPI是世界银行每两年发布一次的国际性指数,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水平与参与全球供应链能力佐证其供应链管理水平。
那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的LPI占世界的多少位呢?答案是:第26位。
这个结果确实出乎我们意料,作为经济体全球排名第二的中国却在供应链管理水平上排名不尽人意。那到底问题出现在哪呢?
我们了解到,近几年在工业 4.0 浪潮推动下,制造业迎来了新发展机——智能制造,这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制高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目标是实现整个制造业价值链 的创新和智能化。
从供应链层面来看,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供应商对核心企业依赖性强,议价地位较弱,为获取核心企业长期业务合作,往往采用赊销交易的方式。
通过赊销交易,核心企业得以进行应付款账期管理和理财,提高现金流动性,但供应商会因大量应收账款而承受越来越大的现金流带来的压力。
对核心企业来说,尽管制造和分销环节外包需求增加,但供应商和分销商的融资瓶颈明显、财务成本上升、毛利下降导致其与核心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减弱。
同时核心企业也会面临推动销售增加信用敞口影响应收款财务报表、大供应商挤出小供应商导致核心企业谈判地位恶化等问题。
那么这个时候,发展供应链金融培育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变成迫在眉睫的问题,实现供应链上下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成为重中之重。
一、供应链愈加复杂
传统供应链管理遭遇困境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供应链金融目前正在面临的问题。
1.1 缺乏供应链管理战略意识和信任机制
一些中小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认识不足,习惯各自为战,过于强化自身局部利益,供应链管理活动大多局限在内部,供应链成员之间难以形成价值链,合作多为松 散联系,缺乏有效协同和约束机制。
尽管供应链管理需要链上企业广泛合作,不过由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尚不健 全,链上企业间信任机制脆弱,只能依靠核心企业的权威进行强制管控,反过来造成链上中小企业权益和自主权受限,抑制中小企业发展。另外,中小企业自身经营规模和能力有限,可信度较低,也增加了链上企业诚信管理的难度。
1.2 中小企业信息资源整合利用能力低,信息共享协作滞后
供应链运作过程是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统一,涉及若干生产、运输、销售 等企业及广大用户,具有跨地域、跨时空协作的特点,对信息共享依赖程度高, 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供应链整合,但是中小企业普遍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 互联互通性差,难以有效实现信息交流共享和保障供应链系统流畅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