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ql数据库中CAP原理CAP+BASE
关系型数据库严格遵循ACID理论。但当数据库要开始满足横向扩展、高可用、模式自由等需求时,需要对ACID理论进行取舍,不能严格遵循ACID。以CAP理论和BASE理论为基础的NoSQL数据库开始出现。
1.在我们传统数据库中的ACID分别是
原子性(Atomicity),一个事务(transaction)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会结束在中间某个环节。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会被回滚(Rollback)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从来没有被执行过一样。
一致性(Consistency),在事务开始之前和事务结束以后,数据库的完整性没有被破坏。这表示写入的资料必须完全符合所有的预设规则,这包含资料的精确度、串联性以及后续数据库可以自发性地完成预定的工作
独立性(Isolation),数据库允许多个并发事务同时对其数据进行读写和修改的能力,隔离性可以防止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由于交叉执行而导致数据的不一致。事务隔离分为不同级别,包括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
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处理结束后,对数据的修改就是永久的,即便系统故障也不会丢失。
2.而在NoSql数据库中强调的CAP是
强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
一般来说关系型数据库中ACID四个都要满足,但是CAP我们只能三选二
因此,根据CAP原理将NoSQL数据库分成满足CA,CP,AP原则的三大类
CA:单点集群,满足一致性,可用

本文探讨了Nosql数据库中的CAP原理,解释了ACID与CAP的区别。CAP理论指出,在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不可兼得。NoSQL数据库通常在CA或CP之间进行选择,例如Redis(CP)和多数网站架构(AP)。此外,文章还介绍了BASE理论,以应对CAP中牺牲一致性以确保可用性的场景,强调基本可用、软状态和最终一致性的重要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44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