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文摘编辑部出品
“摩尔定律过去是每5年增长10倍,每10年增长100倍。而如今,摩尔定律每年只能增长几个百分点,每10年可能只有2倍。因此,摩尔定律结束了。”
今年一月份,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在CES 2019展会上,如此预测了摩尔定律的未来。

摩尔定律是所有计算机人都耳熟能详的词。1965年,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了这一想法,即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半个世纪以来,这条定律都非常准确的预测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成为计算机处理器制造的准则,也成为了推动科技行业发展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然而近年来,关于摩尔定律放缓或者失效的声音越来越多。
一家名叫datagraph的机构近期制作了一个视频,希望探究摩尔定律vs. CPU/GPU发展的进程。
不到五分钟的视频从1965年摩尔定律的提出开始,横跨半个世纪。从中可以一窥微处理器的早期,到英特尔的主导地位,以及近年来英伟达和GPU的崛起。
先一起看看视频?
在1965年4月19日出版的《电子杂志》35周年纪念上,时任Fairchild Semiconductor研发部主任的摩尔发表了一篇《Cramming more components onto integrated circuits(把更多

本文回顾了摩尔定律提出以来,微处理器从早期到GPU崛起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摩尔定律是否失效的问题。视频展示了从1965年至今,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的增长情况,涉及英特尔、德州仪器、英伟达等公司在CPU和GPU领域的贡献和发展。尽管有人预测摩尔定律将在未来失效,但仍有乐观声音认为其仍将持续发挥作用。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