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局域网(LAN)是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如一个学校)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系统通过双绞线、同轴电缆等连接介质互相连起来,组成资源和信息共享的网络
主要特点: ①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②所有的站共享较高的总带宽(即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局域网的特性由三个要素决定:拓扑结构、传输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 访问控制方式,决定着局域网的 技术特性③较低的延迟和较低的误码率 ④各站为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 ⑤能进行广播和组播
拓扑结构:①星形结构 ②环形结构 ③总线形结构 ④星形和总线形结合的复合型结构
传输介质:双绞线、铜缆、光纤等,其中双绞线为主流传输介质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CSMA/CD、令牌总线、令牌环。前两种用于总线型网络,令牌环主要用于环形局域网
三种特殊的局域网拓扑实现:
以太网(目前适用范围最广的局域网):逻辑拓扑是总线型结构,物理拓扑是星形或拓展星形结构。
令牌环(IEEE802.5)——逻辑拓扑是环形结构,物理拓扑是星形结构。
FDDI(光纤分布数字接口,IEEE802.8)——逻辑拓扑环形结构,物理拓扑是双环结构
IEEE802标准定义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并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媒体介入控制MAC子层,与介入到传输媒体相关的内容放在MAC子层,它向上屏蔽物理层访问的差异,提供对物理层的统一的访问接口。主要功能:组帧、拆卸帧、比特差错检测、透明传输。LLC子层与传输媒体无关,它向网络层提供无确定无连接、面向连接、带确定无连接、高速传送4中不同的连接服务类型。由于以太网在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