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k邻近算法测试

本文探讨了K近邻算法在数据分类任务中的实现过程,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缩放、数据分割以及算法训练与评估。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K近邻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并分析了不同参数设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def datingClassTest():
    #这个常量的定义是为了截取10%的数据
    hoRatio = 0.10
    #调用处理数据的函数
    datingDataMat,datingLabels = file2matrix("E:\\datingTestSet2.txt")
    #调用归一值函数
    normat,ranges,minVals=autoNorm(datingDataMat)
    #获取数据的行数
    m=normat.shape[0]
    #取数据的10%
    numTestVecs=int(m*hoRatio)
    #定义错误计值变量
    errorCount=0.0
    #开始循环进行数据处理
    for i in range(numTestVecs):
        #调用函数classifiereRsult(inx,dataSet,labels,k)对算法进行训练
        #由此可以看出K邻近算法的局限性:它不能自动优化唯一可以调整的数值是k还是通过人工调整,只要k不变无论执行多少次结果都不会变
        #如k值是3时错误率是0.05 k值是4时错误率是0.03 是5时错误率是0.04 numtestbec表示行从numTestVec到m即跳过前10%
        classifierResult=classify(normat[i,:],normat[numTestVecs:m,:],datingLabels[numTestVecs:m],4)
        print "分类结果是:%d,真实结果是:%d".decode("utf-8")%(classifierResult,datingLabels[i])
        if(classifierResult!=datingLabels[i]):
            print "这个结果错了!".decode("utf-8")
            errorCount+=1.0
    print "总的错误率是:%f".decode("utf-8")%(errorCount/float(numTestVec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