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ise

本文深入讲解Promise的概念,对比传统异步解决方案,介绍Promise的状态及常用API。并通过串行与并行异步执行示例,展示Promise如何简化异步流程处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是Promise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异步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更强大。现已被 ES6 纳入进规范中。
统一执行函数逻辑,不关心如何处理结果,然后,根据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调用success函数或fail函数。

除此之外,一定谨记,一个 Promise 对象有三个状态,并且状态一旦改变,便不能再被更改为其他状态。

  • pending,异步任务正在进行。
  • resolved (也可以叫fulfilled),异步任务执行成功。
  • rejected,异步任务执行失败。

Promise 的常用 API

  • Promise.resolve(value)

    类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以 value 值解析后的 Promise 对象
    1、如果这个值是个 thenable(即带有 then 方法),返回的 Promise 对象会“跟随”这个 thenable 的对象,采用它的最终状态(指 resolved/rejected/pending/settled)
    2、如果传入的 value 本身就是 Promise 对象,则该对象作为 Promise.resolve 方法的返回值返回。
    3、其他情况以该值为成功状态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

    上面是 resolve 方法的解释,传入不同类型的 value 值,返回结果也有区别。这个 API 比较重要,建议大家通过练习一些小例子,并且配合上面的解释来熟悉它。如下几个小例子:

    //如果传入的 value 本身就是 Promise 对象,则该对象作为 Promise.resolve 方法的返回值返回。  
    function fn(resolve){
        setTimeout(function(){
            resolve(123);
        },3000);
    }
    let p0 = new Promise(fn);
    let p1 = Promise.resolve(p0);
    // 返回为true,返回的 Promise 即是 入参的 Promise 对象。
    console.log(p0 === p1);
    

    传入 thenable 对象,返回 Promise 对象跟随 thenable 对象的最终状态。

    ES6 Promises 里提到了 Thenable 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非常类似 Promise 的东西。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jQuery.ajax,它的返回值就是 thenable 对象。但是要谨记,并不是只要实现了 then 方法就一定能作为 Promise 对象来使用。

    //如果传入的 value 本身就是 thenable 对象,返回的 promise 对象会跟随 thenable 对象的状态。
    let promise = Promise.resolve($.ajax('/test/test.json'));// => promise对象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console.log(value);
    });
    复制代码返回一个状态已变成 resolved 的 Promise 对象。
    let p1 = Promise.resolve(123); 
    //打印p1 可以看到p1是一个状态置为resolved的Promise对象
    console.log(p1)
    
  • Promise.reject

    类方法,且与 resolve 唯一的不同是,返回的 promise 对象的状态为 rejected。

  • Promise.prototype.then

    实例方法,为 Promise 注册回调函数,函数形式:fn(vlaue){},value 是上一个任务的返回结果,then 中的函数一定要 return 一个结果或者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才可以让之后的then 回调接收。

  • Promise.prototype.catch

    实例方法,捕获异常,函数形式:fn(err){}, err 是 catch 注册 之前的回调抛出的异常信息。

  • Promise.race

    类方法,多个 Promise 任务同时执行,返回最先执行结束的 Promise 任务的结果,不管这个 Promise 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 Promise.all

    类方法,多个 Promise 任务同时执行。
    如果全部成功执行,则以数组的方式返回所有 Promise 任务的执行结果。 如果有一个 Promise 任务 rejected,则只返回 rejected 任务的结果。

异步执行

'use strict';
	
// 清除log:
var loggin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promise-log');
while (logging.children.length > 1) {
    logging.removeChild(logging.children[logging.children.length - 1]);
}

// 输出log到页面:
function log(s) {
    var p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innerHTML = s;
    logging.appendChild(p);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log('start new Promise...');
    var timeOut = Math.random() * 2;
    log('set timeout to: ' + timeOut + ' seconds.');
    setTimeout(function () {
        if (timeOut < 1) {
            log('call resolve()...');
            resolve('200 OK');
        }
        else {
            log('call reject()...');
            reject('timeout in ' + timeOut + ' seconds.');
        }
    }, timeOut * 1000);
}).then(function (r) {
    log('Done: ' + r);
}).catch(function (reason) {
    log('Failed: ' + reason);
});

可见Promise最大的好处是在异步执行的流程中,把执行代码和处理结果的代码清晰地分离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串行异步执行

'use strict';

// 清除log:
var loggin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promise-log');
while (logging.children.length > 1) {
    logging.removeChild(logging.children[logging.children.length - 1]);
}

// 输出log到页面:
function log(s) {
    var p = document.createElement('p');
    p.innerHTML = s;
    logging.appendChild(p);
}
// 0.5秒后返回input*input的计算结果:
function multiply(input)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log('calculating ' + input + ' x ' + input + '...');
        setTimeout(resolve, 500, input * input);
    });
}

// 0.5秒后返回input+input的计算结果:
function add(input) {
    return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log('calculating ' + input + ' + ' + input + '...');
        setTimeout(resolve, 500, input + input);
    });
}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log('start new Promise...');
    resolve(123);
});

p.then(multiply)
 .then(add)
 .then(multiply)
 .then(add)
 .then(function (result) {
    log('Got value: ' + result);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并行异步执行

试想一个页面聊天系统,我们需要从两个不同的URL分别获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好友列表,这两个任务是可以并行执行的,用Promise.all()实现如下:

var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500, 'P1');
});
var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600, 'P2');
});
// 同时执行p1和p2,并在它们都完成后执行then:
Promise.all([p1, p2]).then(function (results) {
    console.log(results); // 获得一个Array: ['P1', 'P2']
});

有些时候,多个异步任务是为了容错。比如,同时向两个URL读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只需要获得先返回的结果即可。这种情况下,用Promise.race()实现:

var p1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500, 'P1');
});
var p2 = new Promise(function (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resolve, 600, 'P2');
});
Promise.race([p1, p2]).then(function (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 'P1'
});

由于p1执行较快,Promise的then()将获得结果’P1’。p2仍在继续执行,但执行结果将被丢弃。
如果我们组合使用Promise,就可以把很多异步任务以并行和串行的方式组合起来执行。

Promise升级

ES6出现了 generator以及async/await语法,使异步处理更加接近同步代码写法,可读性更好,同时异常捕获和同步代码的书写趋于一致。

// 告诉保姆帮我做几件连贯的事情,先去超市买菜
new Promise(买菜)
//用买好的菜做饭
.then((买好的菜)=>{
    return new Promise(做饭);
})
//把做好的饭送到老婆公司
.then((做好的饭)=>{
    return new Promise(送饭);
})
//送完饭后打电话通知我
.then((送饭结果)=>{
    电话通知我();
})

上面的列子可以写成这样:

(async ()=>{
    let 蔬菜 = await 买菜();
    let 饭菜 = await 做饭(蔬菜);
    let 送饭结果 = await 送饭(饭菜);
    let 通知结果 = await 通知我(送饭结果);
})();

是不是更清晰了有没有。需要记住的是,async/await也是基于Promise实现的,所以,我们仍然有必要深入理解 Promise 的用法。

参考:
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1022910821149312/1023024413276544
https://juejin.im/post/5b31a4b7f265da595725f322#heading-8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