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 Selenium自动化测试 -- 第一次框架设计(下)

本文介绍了如何设计Python结合Selenium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包括测试固件的编写,使用POM(Page Object Model)模式将页面元素和业务逻辑分离,创建基类和不同页面类,以及使用unittest进行测试套件的组织。此外,还讨论了自动化测试报告的生成,通过HTMLTestRunner生成HTML格式的测试报告。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测试固件写法:
当一个类里有多个测试固件时,写法如下:

    @classmethod
    def setUpClass(cls):
        """
        前提准备工作
        :return:
        """
        cls.engine = BrowserEngine.__new__(BrowserEngine)
        cls.driver = cls.engine.open_browser()

    @classmethod
    def tearDownClass(cls):
        """
        测试结束后的操作
        :return:
        """
        cls.engine.quit_browser()

若仍旧使用原来的方法

    def setUp(self):
    def tearDown(self):

当一个类里有多个测试用例时,只会执行最后面一个,若想执行全部得改成

def setUpClass(cls):
def tearDownClass(cls):

这样就可以只打开一次页面,就可以执行全部用例,最后才关闭这个页面。

二、POM介绍
POM(Page Object Model)页面对象模型,框架设计中一种设计思想,将页面元素和业务逻辑和测试脚本分离到两个不同类文件,页面类主要是将元素定位页面操作写成函数,供测试类调用。
这里我们测试流程为:打开百度首页–>点击右上角新闻–>在新闻页点击体育->体育里点击“NBA赛程表”
1)封装基类 base_page.py:封装一些常见的页面操作。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简单封装几个常用方法:

import time
from selenium.common.exceptions import NoSuchElementException
import os.path
from selenium import webdriver
from framework.logger import Logger


# 创建logger实例
logger = Logger(logger="BasePage").getlog()


class BasePage(object):
    """
    页面基类
    """

    def __init__(self, driver):
        self.driver = driver

    # 退出浏览器 结束操作
    def quit_browser(self):
        self.driver.quit()

    # 浏览器前进
    def forward(self):
        self.driver.forward()
        logger.info("在页面上点击前进.")

    # 浏览器后退
    def back(sel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