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不一样的Python代码写法,让你写出一手漂亮的代码

Python语言这么火,有很多同学是从其他语言转行过来的(比如c++,java语言),多多少少写代码的时候也会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对于刚开始学语言的小白同学来说,解决问题的思路有的时候会比较单一,其实Python有很多灵活的解法,今天通过这7招,带你写出一手漂亮的code!

打印index

对于一个列表,或者说一个序列我们经常需要打印它的index,一般传统的做法或者说比较low的写法:

更优雅的写法是多用enumerate

两个序列的循环

我们会经常对两个序列进行计算或者处理,比较low的方法是用下标去循环处理

更优雅一点的方法:用zip轻松搞定

有没有更优雅的方法呢,比如如果两个序列有10000的长度,当然有的用izip

当然izip还是Py2.x时代的产物,现在Py3.6里面默认zip都是izip了!

交换变量

多个变量之间的交换,相信很多有c,c++语言基础的同学对这个再熟悉不过了,比如我们经典的冒泡排序,就会用这一招,看看比较传统的做法:

更优雅的做法是:

字典的读取

字典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数据结构,对于字典的访问和读取,如果我们的读取的字典的key为空怎么办,一般我们需要一个缺省值,菜鸟的写法:

比较优雅的做法是:

巧妙的利用了字典get的用法,如果字典里面没有Susan这个key,则用unknow来表示缺省值!

循环查找

我们经常会在一个大的循环中作搜索业务,比如从一个文件中搜索关键字,比如从文件名列表中查找一些特殊的文件名,想当然的写法如下:

更优雅的写法:上面的写法是传统的c,c++写法,Python里面有更简洁的写法:

文件读取查找

通常来说,我们要打开一个文件,然后对文件的内容进行循环读取和处理,菜鸟的写法如下:

更优雅的写法:

关于锁的写法

对于并发操作尤其是多线程的操作,我们对同一块内存进行读写操作的时候,通常我们都加锁保护的,想当然的写法如下:

上面这样的写法我自己写了很多年,觉得没有啥问题啊,后来遇到下面的写法,瞬间膜拜了!

更优雅的写法:

结论:

上面这7招看起来很普通,但是深刻的理解,发现其实就是Python一贯倡导的Pythonic风格的代码,简洁而优美!如果你要问我如何才能掌握上面的这些技巧和方法,我觉得先背下来吧,就像写唐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也就是熟能生巧吧!

<think>嗯,用户让我用中文介绍一下如何用MATLAB写冒泡排序的基本算法和程序代码。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冒泡排序的原理。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通过重复遍历要排序的列表,比较相邻元素,如果顺序对就交换它们。这个过程就像气泡一样逐渐上浮到正确的位置,所以叫冒泡排序。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他们可能刚开始学习MATLAB,或者正在学习排序算法,想要一个实际的代码示例。考虑到用户可能对MATLAB的语法太熟悉,我应该详细解释代码的每一步,让他们理解算法是如何在MATLAB中实现的。 然后,我需要考虑MATLAB中的数组索引是从1开始的,这和某些其他编程语言同,比如PythonC++。所以在编写循环的时候,要注意索引的起始和结束位置,避免出现越界错误。例如,遍历数组时,外层循环可能需要从1到n-1,内层循环从1到n-i,其中i是外层循环的当前索引。 另外,冒泡排序有一个优化的点,就是如果在某一轮遍历中没有发生任何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有序,可以提前结束排序。这个优化步骤是否要加入呢?用户可能希望看到基础的实现,但提到优化可能更有帮助。所以,我应该在基础代码之后,再给出一个优化后的版本,并解释两者的区别。 接下来,我需要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可能需要自己先写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对数组[5, 3, 8, 4, 2]进行排序,手动走一遍流程,确认代码的逻辑是否正确。例如,第一轮遍历后,最大的元素8应该被移动到末尾,然后第二轮处理剩下的元素,依此类推。 用户可能还需要了解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冒泡排序的平均和最坏时间复杂度都是O(n²),空间复杂度是O(1),因为它是原地排序。过,用户没有明确提到这些,但作为补充信息可能会有帮助。 然后,我需要组织回答的结构,先解释算法步骤,再给出代码,最后进行测试和结果展示。这样用户能够逐步理解。同时,要使用MATLAB的语法,比如使用for循环、数组的索引方式、交换元素的临时变量等。 可能还需要注意代码中的注释,用中文还是英文?根据用户的问题,使用中文注释可能更友好,但MATLAB通常使用英文注释。过用户要求用中文回答,所以注释用中文可能更合适,或者在解释的时候用中文说明代码的功能。 另外,测试代码时,可以使用示例数组,比如arr = [5, 3, 8, 4, 2];,然后调用排序函数,显示结果是否正确。这有助于用户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最后,要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比如MATLAB中的数组赋值是否正确,循环的结束语句,以及是否正确使用了交换变量的方法。例如,交换a(j)和a(j+1)时,需要一个临时变量temp来存储中间值。</think>冒泡排序是一种基于元素两两比较的排序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相邻元素交换将最大元素逐步"浮"到数组末端。以下是用MATLAB实现的基础版本+优化版本: ### 一、算法步骤 1. 比较相邻元素,前大则交换 2. 每轮遍历将最大值推至末尾 3. 重复n-1轮(n为数组长度) 4. (优化)设置交换标记提前终止 ### 二、基础版代码实现 ```matlab function sortedArray = bubbleSortBasic(arr) n = length(arr); for i = 1:n-1 for j = 1:n-i if arr(j) > arr(j+1) % 元素交换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end end end sortedArray = arr; end ``` ### 三、优化版代码实现(带提前终止) ```matlab function sortedArray = bubbleSortOptimized(arr) n = length(arr); for i = 1:n-1 swapped = false; % 交换标记 for j = 1:n-i if arr(j) > arr(j+1) % 元素交换 arr([j j+1]) = arr([j+1 j]); % MATLAB特有交换写法 swapped = true; end end if ~swapped % 本轮无交换则终止 break; end end sortedArray = arr; end ``` ### 四、代码特点解析 1. **嵌套循环结构**:外层控制遍历轮数,内层执行元素比较 2. **元素交换方式**: - 基础版使用临时变量temp - 优化版使用MATLAB特有的数组索引交换 3.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最佳$O(n)$,最差$O(n^2)$ - 空间复杂度:$O(1)$(原地排序) ### 五、测试示例 ```matlab >> testArr = [5, 3, 8, 4, 2]; >> bubbleSortOptimized(testArr) ans = 2 3 4 5 8 ``` ### 六、算法可视化理解 每一轮执行后数组变化(以[5,3,8,4,2]为例): ``` 初始:5 3 8 4 2 第1轮:3 5 4 2 [8] 第2轮:3 4 2 [5 8] 第3轮:3 2 [4 5 8] 第4轮:2 [3 4 5 8] ``` 建议使用优化版本,当处理部分有序数组时效率显著提升。对于MATLAB实际工程应用,推荐直接使用内置的sort()函数,其采用更高效的快速排序算法实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