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宾:沈巍,浙大网新研发总监。
网新电气成立于 2011 年,属于浙大网新旗下,为绿色智慧交通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业务范围包括铁路、隧道、城市智能交通、航空、高速公路等行业。整个高铁信息化的业务分布占到了全国市场的 20% 以上,比如参与建设了杭黄铁路、合肥南站等客服信息化系统;杭州文一路隧道、杭州紫之隧道等监控系统;首都机场物联网平台、数据交换平台等系统。
在城市智能交通的覆盖范围下,很多场景对于流量处理和系统稳定性都要求极高。为了应对这种城市级别的数字智能要求,对于基础架构的组件选择也是重中之重。本文将从数字化平台应用的角度,带来与 API 网关 Apache APISIX 的相遇相熟和应用,希望对仍在网关选型过程中的企业或用户有所帮助。
数字大桥智联平台应用场景

在数字领域的业务实践中,我们打造了网新数字大桥智联平台。数字大桥智联平台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交通领域管控系统,涵盖了整个交通领域比如结构化安全、病害检测、日常维养巡检、数字孪生与建模、交通应急指挥以及各类评估算法等等。
下图为网新数字大桥智联平原本的架构模式,整个系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最底层属于采集层,主要负责采集各类数据。目前采集数据的种类比较多,比如温度传感器会采集到路面的一些温度;结构层面的力学传感器会检测震动数据;GPS 传感器则会采集位移情况;无人机监测路面状态等等,所以整体监测类型的数据量也是非常大的。
在此之上,在中间层我们还构建了一个数据中枢,它可以把所有的业务数据都汇总到一起,然后再提供业务的 API 给各个业务系统使用。这个项目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参与的公司很多(大概 30+),这些公司都会参与进来进行各自的业务系统搭建。
在业务层中,需要在同一套用户体系下访问业务系统,主要是给业务用户使用。在实际实践过程中,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往往存在交叉访问。随着业务系统的增多,整个服务对外提供的 IP 和端口也会增多,一些问题开始应运而生。
痛点与现状
随着实践的增多,我们发现上述架构开始呈现如下问题:
- 不同系统之间 API 鉴权各异,大量重复开发;
- 不同系统对 API 的安全管理程度不同;
- 缺少统一的 API 路由;
- 缺少统一 API 监控等。 基于上述需求痛点,引申出了一个结论方向:即我们需要构建一个 API 网关。API 网关对于我们现阶

本文分享了浙大网新如何基于Apache APISIX构建数字大桥智联平台,解决系统痛点,实现API鉴权、路由、监控等问题。通过在K8s上部署APISIX,实现了业务高可用和自定义服务鉴权,强调了APISIX的灵活性和易用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953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