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维
这段时间在 Reddit 看到一个讨论,为什么 NGINX 不支持热加载?乍看之下很反常识,作为世界第一大 Web 服务器,不支持热加载?难道大家都在使用的 nginx -s reload 命令都用错了? 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开始这次探索之旅,一起聊聊热加载和 NGINX 的故事。
NGINX 相关介绍
NGINX 是一个跨平台的开源 Web 服务器,使用 C 语言开发。据统计,全世界流量最高的前 1000 名网站中,有超过 40% 的网站都在使用 NGINX 处理海量请求。
NGINX 有什么优势,导致它从众多的 Web 服务器中脱颖而出,并一直保持高使用量呢?
我觉得核心原因在于,NGINX 天生善于处理高并发,能在高并发请求的同时保持高效的服务。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竞争对手例如 Apache、Tomcat 等,其领先的事件驱动型设计和全异步的网络 I/O 处理机制,以及极致的内存分配管理等众多优秀设计,将服务器硬件资源压缩到了极致。使得 NGINX 成为高性能 Web 服务器的代名词。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
- 高度模块化的设计,使得 NGINX 拥有无数个功能丰富的官方模块和第三方拓展模块。
- 最自由的 BSD 许可协议,使得无数开发者愿意为 NGINX 贡献自己的想法。
- 支持热加载,能保证 NGINX 提供 7x24h 不间断的服务。
关于热加载
大家期望的热加载功能是什么样的?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是用户端无感知的,在保证用户请求正常和连接不断的情况下,实现服务端或上游的动态更新。
那什么情况下需要热加载?在如今云原生时代下,微服务架构盛行,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有了更加频繁的服务变更需求。包括反向代理域名上下线、上游地址变更、IP 黑白名单更新等,这些都和热加载息息相关。
那么 NGINX 是如何实现热加载的?

本文探讨了NGINX热加载的工作原理,指出其在处理某些特定场景如WebSocket和TCP/UDP代理时存在的问题,可能导致连接不稳定和资源浪费。文章提出在微服务和云原生时代,这种reload机制已无法满足频繁服务变更的需求。解决方案是Apache APISIX,一个基于NGINX和Lua的API网关,通过ETCD作为配置中心实现实时、动态的热更新,避免了NGINX reload的缺陷,提供无中断服务更新的体验。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1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