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私房菜”馆受虐

中国人有在家请客的传统,因为那曾经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手段。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喜宴,还是孩子满月,无论是职位升迁,还是老人过世,都免不了在家里办上几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人爱上了下馆子上饭店。爱上了下馆子上饭店的中国人,终究忘不了对私房菜的热爱。

    这几年,在中国的各个大城市里,私房菜都大行其道。随着私房菜的盛行,私房菜的来 历逐渐演变成一场讲故事大赛。每个经营成功的私房菜,都有一个摄人心魄的故事。请客的人,在菜肴上桌之前,总会以这家餐馆非比寻常的历史作为谈资。他会绘 声绘色地告诉你,这个食谱是前清某太监从宫里带出来的;或者,这家餐馆的主人,继承了当年四大名旦家厨的衣钵……这样一来,吃饭就不仅仅是吃饭,还是吃文 化、吃历史。

    往往故事越离奇,私房菜馆就越是门庭若市。所以,重要的已经不在于菜做得好吃 与否了,而在于走近那个故事所要经历的艰险和困难。因为每个私房菜餐馆,都是以低调、昂贵和供不应求为标榜——在食客眼里,那些四处悬挂广告牌,急吼吼招 揽客人的是不入流的。真正的私房菜应当偏安小巷,曲径通幽,一副大隐隐于市的模样。唯此才更令热衷此道者痴迷。

    我恰巧有这么一位朋友,兼具热爱文化和不畏艰险的双重美德。他听说北京某地有一馆子,为一来历神秘的单身老头儿开设,立刻邀我同去。坊间流传,那家售卖的是某大军阀的家宴,每天只做两桌,店里不安电话,也不接受预定,能不能吃到要看缘分。

    由于车子开不进去,朋友和我深一脚浅一脚在小巷里跋涉,七拐八绕,终于到了那宅 门。拍打门环,不多时走出一个豹头环眼的小伙子。我们战战兢兢地问:“今天开饭吗?”“师傅今儿不舒服,不开饭了。”小伙子答毕,黑漆漆大门咣当合上。朋 友仍然觉得不虚此行,或许他还认为,那个夜晚过得格外有品位。

    所以照我看来,传说中的私房菜,不过是以施虐为出发点。你想要吃,对不起,先 得问问人家今天有没有心情给你做。在店家面前,客人没有了自尊,胆战心惊,如履薄冰。能顺利抵达,已经是一种幸运。但光凭这幸运还不够,还需要另外一种机 缘巧合的幸运——千辛万苦地找到,如果人家说一句没心情做,你也只能认命。当然,除了幸运,你还应具备充盈的荷包——神秘、稀缺、高贵的私房菜,必定是昂 贵的。

    我在想,在艰苦跋涉之后,在天价菜单面前,你还有精力意识到这菜其实并不怎么样吗?或许,和家里人带着诚意烧出来的菜相比,它的味道根本好不到哪里去。▲ (摘自7月3日《金融时报》,原题:在中国“私房菜”馆受虐,作者俞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