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素选择器:$("p"),$("p.classname"),$("p#idname")分别对应所有p标签,所有p标签下面的class为classname元素和id为idname元素
2:属性选择器:$("[href]") 选取所有带有 href 属性的元素。($("[href='#']") 选取所有 href 属性为#的元素;
3:css属性:$("p").css("background-color","red")将所有p的背景颜色改为红色;
4:ready:防止页面没有加载完成是执行这段代码 而出现错误!
5: var j = $.noConflict()可以使用任意字符来代替$字符;
6,hide(),show();toggle()可以来回切换显示与隐藏,fadeIn(),fadeOut(),fadeToggle(),fadeTo()淡化为指定的透明度(0~1之间),slideDown(),slideUp(),slideToggle()(注意文本的位置)
7:animate({属性值},speed,callback);在属性值里面定义长宽等元素(注意要将标签的position属性值设置为absolute/fixed/relative!)
stop(startAll,goToEnd)两个参数的默认值都是false,(animate存在对队列的时候)前者为true则表示停止队列中所有的动画,否则只停止队列中当前动画,队列中当前动画的下一个动画任然会运行,后者为true表示当前动画停止的时候会立即执行完当前动画,然后停止!
8:利用链式连接来设置属性eg:
$("#p1").css("color","red").slideUp(2000).slideDown(2000);
9:获取设置元素的值:.text(),.html(),.val()这三的函数不带参数的时候,获取相应的值 ,带参数的时候设置相应的值,.attr("属性名","<可选参数>属性的值")不带属性值的时候只拿到该属性的值
10:添加元素:append(),prepend(),after(),before()在被选元素之前或之后插入元素
11:删除元素:remove()删除该元素包括子元素;empty(),清空当前元素;
12:DOM操作css:addClass("className"),removeClass("className"),toggleClass("className")分别用来为一个元素增加类属性,删除类属性,切换类属性;
css("propertyName":"value","propertyName":"value"...) 方法设置或返回被选元素的一个或多个样式属性
13:高宽属性:width() 方法设置或返回元素的宽度(不包括内边距、边框或外边距);height() 方法设置或返回元素的高度(不包括内边距、边框或外边距)。
innerWidth()/innerHeight()包括内边距;
outerWidth()/outerHeight()包括内边距和边框;
outerWidth(true) /outerHeight(true) 只有返回(包括内边距、边框和外边距)。
根据W3School中jquery教程记录。。
未完 随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