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const int a =10;
int *p=(int *)(&a);
*p=20;
printf("%d %d\n",a,*p);
return 0;
}
求输出结果,只要掌握const变量的一些知识应该会得出答案a=10,*p=20,但是这个题还有价值可究,如为什么在调试器中运行完后 a=20,*p=20呢?如图,
为此群里有个大神找到了这样一篇文章
简单介绍一下const变量,const是一个修饰符,表示常量,即如果以后保证不会修改则声明为const。
但是 就是有人想修改它的话也是有办法的,就是给它加上volatile关键字(这里不同于C语言的指针修改const变量,只是针对c++而言)。
const volatile int a =10;
const int a=10;
这两句话有本质的区别,当声明为前者时输出结果为a=20.*p=20.后者则为a=10.*p=20.
先引入这个概念帮助读者加深理解——C++中的常量折叠:指const变量(即常量)值放在编译器的符号表中,计算时编译器直接从表中取值,省去了访问内存的时间,从而达到了优化。
当没有volatile关键字时程序没有进行优化,即程序编译器是直接去符号表里面取值而不是内存中,故a=10.
当存在volatile关键字时程序没有进行优化(这和volatile关键字的功能有关读者可以借鉴一下这篇文章http://www.cppblog.com/mzty/archive/2006/08/08/10959.html)。程序是一步步执行的,如我前面一篇有关对于volatile的文章,他会促使编译器一步步执行程序,所以当读取a的值得时候,编译器会从内存中读取a=20.但对于不同的编译器结果却是不同的,VC++6.0会忽视这个关键字即还是进行了优化,输出是a=10 *p=20。而vs系列则不会忽视volatile的存在。
故:建议不要修改const变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