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常用端口
应用 | 应用层协议 | 端口号 | 传输层协议 | 备注 |
---|---|---|---|---|
域名解析 | DNS | 53 | UDP/TCP | 长度超过512字节时使用TCP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DHCP | 67/68 | UDP | |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SNMP | 161/162 | UDP | |
文件传送协议 | FTP | 20/21 | TCP | 控制连接21,数据连接20 |
远程终端协议 | TELNET | 23 | TCP | |
超文本传送协议 | HTTP | 80 | TCP | |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 SMTP | 25 | TCP | |
邮件读取协议 | POP3 | 110 | TCP | |
网际报文存取协议 | IMAP | 143 | TCP |
端口:16位 ipv4:32位 mac:48位 ipv6:128位 TCP首部:20位 UDP首部:8位 ip版本(v4还是v6):4位
一个ARP报文可以直接封装到数据链路帧中 ;ICMP报文必须封装到IP报文中,然后才能送到数据链路层处理
以太网最短帧长为(64 )字节;以太网的最长帧长为(1518 )字节;以太网的硬件地址,前(24 )位为机构标识符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
以太网IEEE802.3 无线局域网IEEE802.11 波特率=2*数据率
连接的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送、连接释放
端口16位,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个进程在和运输层交互时的层间接口
三次握手:A请求建立到B的连接,B对连接请求进行确认并请求建立B到A的连接,A对反向连接进行确认 ,三次握手可以解决被延迟的分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VLAN:利用支持VLAN 技术的交换机,可以把一个局域网划分为若干个VLAN,VLAN 间能否相互通信可通过设置决定,不过广播帧是不能在VLAN 间转发的,从而达到与使用路由器相同的效果。利用VLAN 可以方便地划分广播域,还可以很方便地管理以太网
CSMA/CD: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是一种使用争用的方法来决定介质访问权的协议,这种协议只适用于逻辑上属于总线拓扑结构的网络。发送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时,边听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立即停止发送。等待一段随机时间(称为退避)以后,再重新尝试。由于多个发送方同时检测到介质空间,并且发送数据,因而产生冲突;冲突发生后,发送方各自延迟随机时间,再争用介质,随机时间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决定。
TCP保障可靠性的机制有:序号(编号)、确认机制、超时重传、差错检测
数字签名:报文鉴别、报文的完整性、不可否认
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对报文的签名、接收者确信所收到的数据和发送者发送的完全一样没有被篡改过、发送者事后不能抵赖对报文的签名
转发器:物理层,作用是在物理层中实现透明的二进制比特复制,以补偿信号衰减。
网桥:数据链路层,主要作用是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具有转发过滤的功能
路由器:网络层,再互连网中完成路由选择的功能
网关:网络层以上,在高层进行协议的转换以连接两个不兼容的系统
交换机配置:起始状态">"是用户模式,输入命令"enable"(en)进入特权模式"#",输入"configure terminal"(conf t)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ig)#",端口配置模式"(config-if)#"
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config)#",端口配置模式:"(config-if)#"
创建vlan:全局配置模式下(config)#vlan 10
配置端口ip:(config)#interface (config-if)#ip address 2.2.2.100 255.255.255.0
划分VLAN:
switch1(config)#vlan 10
注释:建立标识符为10的vlan。
switch1(config-vlan)#exit
switch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switch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注释:将接口f0/1划归到vlan 10。
把与交换机switch2相连的接口f 0/24定义为trunk模式。
switch1(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
switch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1(config-if)#exit
- 物理层的任务是透明的传输位流,如以太网的物理层部分、ADSL、SDH
-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负责相邻结点间的通信,如CSMA/CD、PPP
- 网络层的任务是为数据在网络中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IP
- 运输层的任务是负责不同计算机中两个进程间的通信,TCP、UDP
- 应用层的任务是为了让用户能够使用网络服务,HTTP、F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