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数据——事务

本文深入探讨了Spring Boot的事务管理,包括事务原理、Spring事务的七大传播行为及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以及声明式事务管理的实践与常见问题。详细分析了PROPAGATION_REQUIRED、PROPAGATION_SUPPORTS等不同传播行为的使用情况,同时讲解了编程式事务的实现方式,如TransactionTemplate和直接使用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SpringBoot 事务原理

  1. 事务其实是建立在AOP的基础之上,其核心类就是 TransactionInterceptor,该类invokeWithinTransaction 方法是事务处理的核心方法,其中封装了我们创建的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对象,该对象就是执行回滚或者提交的执行单位
  2. 其实TransactionInterceptor 和我们平时标注@Aspect 注解的类的作用相同,就是拦截指定的方法,而在 TransactionInterceptor 中是通过是否标有事务注解来决定的。如果一个类中任意方法含有事务注解,那么这个方法就会被代理。
  3. 而Mybatis 的事务和Spring 的事务协作则根据他们的SqlSession是否是同一个SqlSession 来决定的,如果是同一个,则交给Spring,如果不是,Mybatis 则自己处理。而Mybatis 的事务和Spring 的事务协作则根据他们的SqlSession是否是同一个SqlSession 来决定的,如果是同一个,则交给Spring,如果不是,Mybatis 则自己处理。

- 参考链接

二、 Spring 事务传播行为实例分析

spring支持7种事务传播行为,确定客户端和被调用端的事务边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多个具有事务控制的service的相互调用时所形成的复杂的事务边界控制)

以下示例中通用方法为:假设有类A的方法methodA(),有类B的方法methodB()。在methodA()中调用method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PROPAGATION_REQUIRED(XML文件中为REQUIRED)
解释: 表示当前方法必须在一个具有事务的上下文中运行,如有客户端有事务在进行,那么被调用端将在该事务中运行,否则的话重新开启一个事务。(如果被调用端发生异常,那么调用端和被调用端事务都将回滚)

示例:如果B的方法methodB()的事务传播特性是propagation_required
1> 如果A的方法包含事务,则B的方法则不从新开启事务;
2> 如果B的methodB()抛出异常,A的methodB()没有捕获,则A和B的事务都会回滚;
3> 如果B的methodB()运行期间异常会导致B的methodB()的回滚,A如果捕获了异常,并正常提交事务,则会发生Transaction rolled back because it has been marked as rollback-only的异常。
4> 如果A的methodA()运行期间异常,则A和B的Method的事务都会被回滚

2. PROPAGATION_SUPPORTS(XML文件中为SUPPORTS)
解释:表示当前方法不必需要具有一个事务上下文,但是如果有一个事务的话,它也可以在这个事务中运行

示例:如果B的方法methodB()的事务传播特性是propagation_supports
1> 如果A的方法包含事务,则B运行在此事务环境中,如果A的方法不包含事务,则B运行在非事务环境;
2> 如果A没有事务,则A和B的运行出现异常都不会回滚。
3> 如果A有事务,A的method方法执行抛出异常,B.methodB和A.methodA都会回滚。
4> 如果A有事务,B.method抛出异常,B.methodB和A.methodA都会回滚,如果A捕获了B.method抛出的异常,则会出现异常Transactionrolled back because it has been marked as rollback-only。

3. PROPAGATION_MANDATORY(XML文件中为MANDATORY)
解释:表示当前方法必须在一个事务中运行,如果没有事务,将抛出异常

示例:B.methodB()事务传播特性定义为:PROPAGATION_MANDATORY
1> 如果A的methodA()方法没有事务运行环境,则B的methodB()执行的时候会报如下异常:No existingtransaction found for transaction marked with propagation ‘mandatory’
2> 如果A的MethodA()方法有事务并且执行过程中抛出异常,则A.methoda()和B.methodb()执行的操作被回滚;
3> 如果A的methodA()方法有事务,则B.methodB()抛出异常时,A的methoda()和B.methodB()都会被回滚;如果A捕获了B.method抛出的异常,则会出现异常Transaction rolled back because ithas been marked as rollback-only

4. PROPAGATION_NESTED(XML文件中为NESTED)
解释:表示如果当前方法正有一个事务在运行中,则该方法应该运行在一个嵌套事务中,被嵌套的事务可以独立于被封装的事务中进行提交或者回滚。如果封装事务存在,并且外层事务抛出异常回滚,那么内层事务必须回滚,反之,内层事务并不影响外层事务。如果封装事务不存在,则同PROPAGATION_REQUIRED的一样

示例:B的methodB()定义的事务为PROPAGATION_NESTED;
1> 如果A的MethodA()不存在事务,则B的methodB()运行在一个新的事务中,B.method()抛出的异常,B.methodB()回滚,但A.methodA()不回滚;如果A.methoda()抛出异常,则A.methodA()和B.methodB()操作不回滚。
2> 如果A的methodA()存在事务,A的methodA()抛出异常,则A的methodA()和B的MethodB()都会被回滚;
3> 如果A的MethodA()存在事务,则B的methodB()抛出异常,B.methodB()回滚,如果A不捕获异常,则A.methodA()和B.methodB()都会回滚,如果A捕获异常,则B.methodB()回滚,A不回滚;

5. PROPAGATION_NEVER(XML文件中为NEVER)
解释:表示当方法务不应该在一个事务中运行,如果存在一个事务,则抛出异常

示例:如果B.methodB()的事务传播特性被定义为PROPAGATION_NEVER
如果A.methodA()方法存在事务,则会出现异常Existingtransaction found for transaction marked with propagation ‘never’。

6.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XML文件中为REQUIRES_NEW)
解释:表示当前方法必须运行在它自己的事务中。一个新的事务将启动,而且如果有一个现有的事务在运行的话,则这个方法将在运行期被挂起,直到新的事务提交或者回滚才恢复执行。

示例:B.methodB()事务传播特性为PROPAGATION_REQUIRES_NEW.
1> 如果A存在事务,A.methodA()抛出异常,A.methodA()的事务被回滚,但B.methodB()事务不受影响;
2> 如果B.methodB()抛出异常,A不捕获的话,A.methodA()和B.methodB()的事务都会被回滚;
3> 如果A捕获的话,A.methodA()的事务不受影响但B.methodB()的事务回滚。

7. 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XML文件中为NOT_SUPPORTED)
解释:表示该方法不应该在一个事务中运行。如果有一个事务正在运行,他将在运行期被挂起,直到这个事务提交或者回滚才恢复执行

示例:B.methodB()事务传播特性为PROPAGATION_NOT_SUPPORTED
1> 如果A.methodA()存在事务,如果B.methodB()抛出异常,A.methodA()不捕获的话,A.methodA()的事务被回滚,而B.methodB()出现异常前数据库操作不受影响。
2> 如果A.methodA()捕获的话,则A.methodA()的事务不受影响,B.methodB()异常抛出前的数据操作不受影响。

三、实际场景中的七大事务传播行为的使用

1. 在一个话费充值业务处理逻辑中,有如下图所示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业务需要扣款操作和创建订单操作同成功或者失败,因此,charger()和order()的事务不能相互独立,需要包含在chargeHandle()的事务中;

通过以上需求,可以给charge()和order()的事务传播行为定义成:PROPAGATION_MANDATORY

只要charge()或者order()抛出异常整个chargeHandle()都一起回滚,即使chargeHandle()捕获异常也没用,不允许提交事务。

2. 如果业务需求没接受到一次请求到要记录日志到数据库,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log()的操作不管扣款和创建订单成功与否都要生成日志,并且日志的操作成功与否不影响充值处理,所以log()方法的事务传播行为可以定义为:PROPAGATION_REQUIRES_NEW.

3. 在订单的售后处理中,更新完订单金额后,需要自动统计销售报表,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业务可知,售后是已经处理完订单的充值请求后的功能,是对订单的后续管理,统计报表report()方法耗时较长,因此,我们需要设置report()的事务传播行为为:PROPAGATION_NEVER,表示不适合在有事务的操作中调用,因为report()太耗时。

4.在银行新增银行卡业务中,需要执行两个操作,一个是保存银行卡信息,一个是登记新创建的银行卡信息,其中登记银行卡信息成功与否不影响银行卡的创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以上需求,我们可知对于regster()方法的事务传播行为,可以设置为PROPAGATION_NESTED,action()事务的回滚,regster()保存的信息就没意义,也就需要跟着回滚,而regster()的回滚不影响action()事务;insert()的事务传播行为可以设置为PROPAGATION_REQUIRED, PROPAGATION_MANDATORY,即insert()回滚事务,action()的事务必须跟着回滚。

四、SpringBoot开启声明式事务常见坑点

1. 遇到非检测异常时,事务不开启,也无法回滚。
例如下面这段代码,账户余额依旧增加成功,并没有因为后面遇到检测异常而回滚!!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addMoney() throws Exception {
        //先增加余额
        accountMapper.addMoney();
        //然后遇到故障
        throw new SQLException("发生异常了..");
    }

原因分析:因为Spring的默认的事务规则是遇到运行异常(RuntimeException)和程序错误(Error)才会回滚。如果想针对非检测异常进行事务回滚,可以在@Transactional 注解里使用
rollbackFor 属性明确指定异常。例如下面这样,就可以正常回滚:

 @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
    public void addMoney() throws Exception {
        //先增加余额
        accountMapper.addMoney();
        //然后遇到故障
        throw new SQLException("发生异常了..");
    }

2. 在业务层捕捉异常后,发现事务不生效。
这是许多新手都会犯的一个错误,在业务层手工捕捉并处理了异常,你都把异常“吃”掉了,Spring自然不知道这里有错,更不会主动去回滚数据。例如:下面这段代码直接导致增加余额的事务回滚没有生效。可以在异常中使用TransactionAspectSupport.currentTransactionStatus().setRollbackOnly(); 手动回滚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addMoney() throws Exception {
        //先增加余额
        accountMapper.addMoney();
        //谨慎:尽量不要在业务层捕捉异常并处理
        try {
            throw new SQLException("发生异常了..");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推荐做法:在业务层统一抛出异常,然后在控制层统一处理。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addMoney() throws Exception {
//先增加余额
accountMapper.addMoney();
//推荐:在业务层将异常抛出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发生异常了…”);
}

五、Spring Boot中的声明式事务管理实践

1. 隔离级别设置
隔离级别是指若干个并发的事务之间的隔离程度,与我们开发时候主要相关的场景包括:脏读取、重复读、幻读。我们可以看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Isolation枚举类中定义了五个表示隔离级别的值:

public enum Isolation {
    DEFAULT(-1),
    READ_UNCOMMITTED(1),
    READ_COMMITTED(2),
    REPEATABLE_READ(4),
    SERIALIZABLE(8);
}
  • DEFAULT:这是默认值,表示使用底层数据库的默认隔离级别。对大部分数据库而言,通常这值就是:READ_COMMITTED。
  • READ_UNCOMMITTED:该隔离级别表示一个事务可以读取另一个事务修改但还没有提交的数据。该级别不能防止脏读和不可重复读,因此很少使用该隔离级别。
  • READ_COMMITTED:该隔离级别表示一个事务只能读取另一个事务已经提交的数据。该级别可以防止脏读,这也是大多数情况下的推荐值。
  • REPEATABLE_READ:该隔离级别表示一个事务在整个过程中可以多次重复执行某个查询,并且每次返回的记录都相同。即使在多次查询之间有新增的数据满足该查询,这些新增的记录也会被忽略。该级别可以防止脏读和不可重复读。
  • SERIALIZABLE:所有的事务依次逐个执行,这样事务之间就完全不可能产生干扰,也就是说,该级别可以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以及幻读。但是这将严重影响程序的性能。通常情况下也不会用到该级别。

使用法:通过使用isolation属性设置,例如:

@Transactional(isolation = Isolation.DEFAULT)

2. 传播行为设置
事务的传播行为是指,如果在开始当前事务之前,一个事务上下文已经存在,此时有若干选项可以指定一个事务性方法的执行行为。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Propagation枚举类中定义了6个表示传播行为的枚举值:

public enum Propagation {
    REQUIRED(0),
    SUPPORTS(1),
    MANDATORY(2),
    REQUIRES_NEW(3),
    NOT_SUPPORTED(4),
    NEVER(5),
    NESTED(6);
}
  • REQUIRED: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创建一个新的事务。
  • SUPPORTS: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以非事务的方式继续运行。
  • MANDATORY: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加入该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抛出异常。
  • REQUIRES_NEW:创建一个新的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把当前事务挂起。
  • NOT_SUPPORTED:以非事务方式运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把当前事务挂起。
  • NEVER:以非事务方式运行,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 NESTED: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创建一个事务作为当前事务的嵌套事务来运行;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该取值等价于REQUIRED。

指定方法:通过使用propagation属性设置,例如:

@Transactional(propagation = Propagation.REQUIRED)

3. 事务超时
为了使应用程序很好地运行,事务不能运行太长的时间。因为事务可能涉及对后端数据库的锁定,所以长时间的事务会不必要的占用数据库资源。事务超时就是事务的一个定时器,在特定时间内事务如果没有执行完毕,那么就会自动回滚,而不是一直等待其结束。

4. 回滚规则
规则定义了哪些异常会导致事务回滚而哪些不会。默认情况下,事务只有遇到运行期异常时才会回滚,而在遇到检查型异常时不会回滚(这一行为与EJB的回滚行为是一致的) 但是你可以声明事务在遇到特定的检查型异常时像遇到运行期异常那样回滚。同样,你还可以声明事务遇到特定的异常不回滚,即使这些异常是运行期异常。

5. 只读
判断事务它是否为只读事务。如果事务只对后端的数据库进行该操作,数据库可以利用事务的只读特性来进行一些特定的优化。通过将事务设置为只读,你就可以给数据库一个机会,让它应用它认为合适的优化措施。

5. 事务状态
用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接口的getTransaction()的方法得到的TransactionStatus接口的一个实现,这个接口的内容如下:

public interface TransactionStatus{
    boolean isNewTransaction(); // 是否是新的事物
    boolean hasSavepoint(); // 是否有恢复点
    void setRollbackOnly();  // 设置为只回滚
    boolean isRollbackOnly(); // 是否为只回滚
    boolean isCompleted; // 是否已完成
} 

可以发现这个接口描述的是一些处理事务提供简单的控制事务执行和查询事务状态的方法,在回滚或提交的时候需要应用对应的事务状态。

六、编程式事务

1. 编程式和声明式事务的区别
Spring提供了对编程式事务和声明式事务的支持,编程式事务允许用户在代码中精确定义事务的边界,而声明式事务(基于AOP)有助于用户将操作与事务规则进行解耦。简单地说,编程式事务侵入到了业务代码里面,但是提供了更加详细的事务管理;而声明式事务由于基于AOP,所以既能起到事务管理的作用,又可以不影响业务代码的具体实现。

2. 如何实现编程式事务?
Spring提供两种方式的编程式事务管理,分别是: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和直接使用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1> 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
采用TransactionTemplate和采用其他Spring模板,如JdbcTempalte和HibernateTemplate是一样的方法。它使用回调方法,把应用程序从处理取得和释放资源中解脱出来。如同其他模板,TransactionTemplate是线程安全的。代码片段:

TransactionTemplate tt = new TransactionTemplate(); // 新建一个TransactionTemplate
    Object result = tt.execute(
        new TransactionCallback(){  
            public Object doTransaction(TransactionStatus status){  
                updateOperation();  
                return resultOfUpdateOperation();  
            }  
    }); // 执行execute方法进行事务管理

使用TransactionCallback()可以返回一个值。如果使用TransactionCallbackWithoutResult则没有返回值。

2> 使用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 new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定义一个某个框架平台的TransactionManager,如JDBC、Hibernate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setDataSource(this.getJdbcTemplate().getDataSource()); // 设置数据源
    DefaultTransactionDefinition transDef = new DefaultTransactionDefinition(); // 定义事务属性
    transDef.setPropagationBehavior(DefaultTransactionDefinition.PROPAGATION_REQUIRED); // 设置传播行为属性
    TransactionStatus status =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getTransaction(transDef); // 获得事务状态
    try {
        // 数据库操作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commit(status);// 提交
    } catch (Exception e) {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rollback(status);// 回滚
}

参考 https://blog.youkuaiyun.com/trigl/article/details/5096807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