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VM优缺点
SVM有如下主要几个特点:
(1)非线性映射是SVM方法的理论基础,SVM利用内积核函数代替向高维空间的非线性映射;
(2)对特征空间划分的最优超平面是SVM的目标,最大化分类边际的思想是SVM方法的核心;
(3)支持向量是SVM的训练结果,在SVM分类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支持向量;
(4)SVM 是一种有坚实理论基础的新颖的小样本学习方法。
它基本上不涉及概率测度及大数定律等,因此不同于现有的统计方法。
从本质上看,它避开了从归纳到演绎的传统过程,实现了高效的从训练样本到预报样本的“转导推理”,
大大简化了通常的分类和回归等问题;
(5)SVM 的最终决策函数只由少数的支持向量所确定,计算的复杂性取决于支持向量的数目,
而不是样本空间的维数,这在某种意义上避免了“维数灾难”。
(6)少数支持向量决定了最终结果,这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抓住关键样本、“剔除”大量冗余样本,
而且注定了该方法不但算法简单,而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这种“鲁棒”性主要体现在:
①增、删非支持向量样本对模型没有影响;
②支持向量样本集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③有些成功的应用中,SVM 方法对核的选取不敏感
两个不足:
(1) SVM算法对大规模训练样本难以实施 由于SVM是借助二次规划来求解支持向量,
而求解二次规划将涉及m阶矩阵的计算(m为样本的个数),当m数目很大时该矩阵的存储和计算
将耗费大量的机器内存和运算时间。
针对以上问题的主要改进有
J.Platt的SMO算法、
T.Joachims的SVM、
C.J.C.Burges等的PCGC、
张学工的CSVM
以及O.L.Mangasarian等的SOR算法
(2) 用SVM解决多分类问题存在困难
经典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只给出了二类分类的算法,
而在数据挖掘的实际应用中,一般要解决多类的分类问题。
可以通过多个二类支持向量机的组合来解决。
主要有
一对多组合模式、一对一组合模式和SVM决策树;
再就是通过构造多个分类器的组合来解决。
主要原理是克服SVM固有的缺点,结合其他算法的优势,解决多类问题的分类精度。
如:
与粗集理论结合,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多类问题的组合分类器。
reference: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0c0190101fpxx.html
2.朴素贝叶斯优缺点
优点:
一、 朴素贝叶斯模型发源于古典数学理论,有着坚实的数学基础,以及稳定的分类效率。
二、 NBC模型所需估计的参数很少,对缺失数据不太敏感,算法也比较简单。
三、速度比较快,比SVM快
四、另一个优点是,其对分类器的学习情况有着比较简单的解释,我们可以简单的通过查询学习时计算的一些概率值来了解其分类原理,不像SVM是一个黑盒
缺点:
一、理论上,NBC模型与其他分类方法相比具有最小的误差率。但是实际上并非总是如此,这是因为NBC模型假设属性之间相互独立,这个假设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是不成立的(可以考虑用聚类算法先将相关性较大的属性聚类),这给NBC模型的正确分类带来了一定影响。在属性个数比较多或者属性之间相关性较大时,NBC模型的分类效率比不上决策树模型。而在属性相关性较小时,NBC模型的性能最为良好。
二、需要知道先验概率。
三、分类决策存在错误率
Reference: http://bbs.pinggu.org/thread-2604496-1-1.html
http://www.cnblogs.com/luosha/archive/2009/09/05/2571551.html
3.分类方法:
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KNN,SVM,朴素贝叶斯,Adaboosting
4.K-means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