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协议:
1.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应用层协议,一般基于TCP进行连接。HTTP1.1版本给出的是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
2.HTTP URL的格式如下:“http : // host : port / abs_path”,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port指定一个端口号,为空则使用缺省端口80;abs_path指定请求资源的URL。当他作为请求URL时,必须以“/”的形式给出,通常这个工作浏览器自动完成。
3.HTTP请求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请求行,请求体。
2.tomcat服务器的作用 + 容器
tomcat是一种web应用服务器软件,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并对请求做出响应,同时管理静态的html资源和动态资源(通过实现接口自定义业务逻辑来进行动态资源的管理)
tomcat容器对于接收到的每一个http请求,都会遍历web.xml文件中的映射表Map,如果键值对中存在Servlet类的实例化对象则直接调用,如果不存在则自动创建。通过Servlet类的实例化对象调用重写的service方法。自动创建ServletRequest对象和ServletResponse对象进行请求和响应的处理。
3.Servlet的意义:
Servlet:Service Applet,是java中用来处理BS架构下,客户端请求的响应处理。这些使用Java编写的服务端程序都需要直接或间接的实现Servlet接口,通过重写service方法来自定义业务逻辑。主要功能在于交互式的浏览和修改数据,可以像jsp一样生成动态的web内容。
4.创建Servlet的方式:
1.实现Servlet接口;
2.继承HttpServlet抽象类;
5.Servlet中的方法是如何调用的:
1.客户端通过HTTP URL访问对应的服务器程序tomcat中指定的html页面;
2.之后会将html页表单中包含Servlet的action路径传送给服务器tomcat;
3.tomcat会根据web.xml中的映射关系创建Servlet的实例化对象,调用其中的service方法,进行具体业务逻辑的实现。
6.页面请求后台指定的Servlet
通过将html页面中表单包含的action路径传送给服务器,调用指定的Servlet
7.后台接收页面的请求数据
通过request.getParameter()方法接收
8.完成登陆注册功能的步骤
1.浏览器发出访问html页面的请求;
2.在返回的html页面输入登陆信息,完成后向服务端发出包含表单action路径(Servlet路径)的请求;
3.tomcat根据web.xml文件中的映射关系创建Servlet的对象,调用service方法;
4.service方法中request对象调用getParameter方法获得参数,并作为参数传给Service服务层;
5.之后将参数传给Dao操作层,在其中执行SQL查询语句,在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该用户,并最终返回结果给Servlet;
6.通过判断返回结果是否为空,判断是否存在该用户。
9.页面获取数据(jsp)的方式
1.先通过request对象调用setAttribute("key", user)方法,将user对象作为值,key作为键
2.再通过调用getRequestDispatcher("/pages/welcome2.jsp").forward(request, response)方法,返回响应信息
2.通过EL表达式:“${"key"}”获取返回的响应对象,
10.转发和重定向
重定向:在浏览器和服务端之间存在二次请求(地址栏中发生了变化)并返回了一个新的url。因此前后的request对象不一致;通过response对象调用sendRedirect(路径包含项目名)方法得到;
转发:在浏览器和服务端之间只发生一次请求,但在服务器内部有一次请求的转发;因此不能通过重定向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request对象调用setAttribute("key", user)方法,将user对象作为值,key作为键,再通过调用getRequestDispatcher("/pages/welcome2.jsp").forward(request, response)方法,进行jsp页面动态数据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