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V:2022年稀释制冷机全球市场规模达2.11亿美元,2028年有望出现突破点

ICV报告指出,2019-2025年稀释制冷机年均增长率超过8.59%,2022年市场规模达2.1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2.75亿美元。量子计算是主要应用领域,干式稀释制冷机市场份额最高,欧洲市场领先。禁运影响下,中国市场规模下滑,但全球市场总体稳健增长,尤其在量子计算需求增长的推动下,未来几年市场有望加速扩张。

全球前沿科技咨询机构ICV于2023年初发布了稀释制冷机(DR)的市场分析报告,ICV在报告中表示,2019-2015稀释制冷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8.59%以上,且增长率逐年上升。2022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11亿美元,到2025年达到2.75亿美元,并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此外量子计算在稀释制冷机的应用市场占比最大,增速最高。

ICV这篇报告对稀释制冷机(稀释制冷机)进行市场分析,包括对其设备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供应商、市场情况、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及预测。

ICV分析师指出稀释制冷机主要分为2种类型:无液氦(干式)稀释制冷机(CFDR)和湿式稀释制冷机(WDR),其中CFDR利用机械制冷机(脉冲管)来提供预冷,WDR则利用液氮及液氦来提供预冷。

与其他mK极低温(VLT)区制冷机(绝热去磁制冷以及吸附制冷)相比,稀释制冷机可以连续工作更长时间,具有操作简单、无振动和电磁干扰、性能稳定等优点。

稀释制冷机被广泛用于凝聚态物质、量子计算、纳米材料和天文观测。尽管其他类型的超低温冷却器可以达到几乎与稀释冰箱一样低的温度,但它们不适合用于量子计算(QC),且只能用于预冷,如绝热退磁冷却器,它是"一次性"低温方法,不能提供持久的低温环境,不适合直接用于支持量子计算(QC)和量子模拟(QS)。

通常情况下,对于拓扑量子计算的研究大多是由稀释制冷机来为其创造接近0K的温度。而更低温则是由绝热核退磁制冷机经过稀释制冷机预冷,来达到凝聚态中的最低温度,这也是将宏观物体冷却到微开尔文(µK)的唯一方法。

目前,稀释制冷机主要用于量子计算,其功能主要是满足对低温环境有要求的超导、半导体、拓扑、离子阱等路线的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需求。固体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J-T制冷机、GM制冷机、脉冲管制冷机、低温恒温器等都可以为稀释制冷机提供预冷。然而,考虑到振动对量子比特的影响,目前大多使用GM制冷机作为预冷设备。

报告只介绍了部分数据和研究分析结果。在市场份额和行业分析中,ICV数据显示,从2025年不同地区和不同温区的稀释制冷机市场份额预测来看,欧洲的市场份额最高,为38%,其次是中国,为25%。其中10mk以下温区的市场份额高达77%,而10-100mk的市场份额仅为21%。

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温区的稀释制冷机市场份额,欧洲市场的规模正在稳步增长。中国的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由于2023年的禁运限制(仅10mk以下温区),(虽然其他温区的稀释制冷机不受影响,但由于10mk以下温区的稀释制冷机占了大部分市场),所以中国的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在2023年以后呈现断崖式下滑。

但是,全球稀释制冷机的总市场规模并不会受此影响,中国稀释制冷机(10mk以下)原有的市场份额将由北美和欧洲来弥补。

根据ICV分析师的测算,对于不同类型的稀释制冷机的市场份额,干式稀释制冷机的份额最高,为64%,其次是湿式稀释制冷机,市场份额为32%,对应其2025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69亿美元和0.83亿美元。

对于不同类型的稀释制冷机在不同地区的市场份额,欧洲市场的规模依旧正在稳步增长。由于2023年的禁运影响,中国的市场规模在2022年后呈现断崖式的下降(10mk以下的温度区绝大部分是干式稀释制冷机)。另外,中国原有的各类型稀释制冷机的市场份额依旧由北美和欧洲补足。

对于稀释制冷机在量子计算、天文观测、纳米材料和凝聚态物质等应用中的市场份额来说,量子计算的份额最高,为58%,其次是天文观测,为17%,对应其在2025年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58亿美元和0.47亿美元。

从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的增长速度来看,随着量子计算等下游应用需求的增加,整体市场呈现出健康、持续的增长态势。其年均增长率达到8.59%以上,且增长率逐年上升。这说明世界各国对稀释制冷机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ICV分析师预测,2022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将达到2.11亿美元,到2025年则会达到2.75亿美元,并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此外,ICV分析师预测,稀释制冷机市场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可能出现在2028年。因为随着量子计算行业的不断发展,各企业既定路线图中的量子比特数量都将在2027年达到一定规模,而量子计算产业的爆发势必会给稀释制冷机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提振。因此,2028年后的稀释制冷机市场或将呈现指数级增长。

湿式稀释制冷机与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相比各有优劣。例如湿式稀释制冷机其整机的冷却速度较快,且主要用于对振动非常敏感的极端应用,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无液氦稀释制冷机的基准温度则更低,在100mK温度的制冷功率更高,由于不需要液氦的预冷,其应用也更加广泛一些,例如在量子计算,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深空探索等领域中均有其应用。

1961年,北美主要的稀释制冷机供应商Janis Research(后更名为Janis ULT)成立。1965年,Das等人在莱顿大学建造出第一台稀释制冷机的工作原型机,达到了0.22K。时隔一年,1966年,牛津仪器推出全球第一台商业化的稀释制冷机。2008年全球主要的稀释制冷机供应商Bluefors成立。除商业公司外,一些研究机构也在积极投身于稀释制冷机的研发工作,2021年中科院物理所研制出10.9mK无液氦稀释制冷机。

报告重点关注世界各地的主要公司和研究机构,分析其产品类型、市场定位、市场规模和未来前景以及公司。稀释制冷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Bluefors(芬兰)、Oxford instruments(英国)、Leiden Cryogenics (荷兰)、CryoConcept(法国)、

Form Factor(美国)、Maybell Quantum(美国)、Quantum Design(美国)、Ulvac Cryogenics(日本)、Zero Point Cryogenics(加拿大),全球分布如上图所示。

报告下载链接:https://www.icvtank.com/newsinfo/797685.html

https://www.icvtank.com/newsinfo/797685.html

ICV TAnK介绍

作为全球前沿科技咨询机构,ICV对新技术始终充满热情,专注于发布最准确客观的行业数据与观点,来帮助客户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ICV目前专注于最前沿的科技,例如智能驾驶、量子技术、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

ICV集合了全球顶尖的技术专家与行业研究团队,通过连接动态的行业与公司信息,ICV分析师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高度融合的视角来看待未来商业世界。

ICV可以实时动态且有效的揭示新技术路线下的风险与机会,助力客户获得最快的信息,从而更有信心地进行决策。

【无人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研究[和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路径规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了在复杂环境中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PSO)实现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的方法,并将其与遗传算法(GA)、标准粒子群算法等传统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内容涵盖路径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避障策略、航路点约束以及算法收敛性和寻优能力的评估,所有实验均通过Matlab代码实现,提供了完整的仿真验证流程。文章还提到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比较,突出了改进PSO在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优化算法知识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路径规划、智能优化算法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无人机在复杂地形或动态环境下的三维路径规划仿真研究;②比较不同智能优化算法(如PSO、GA、蚁群算法、RRT等)在路径规划中的性能差异;③为多目标优化问题提供算法选型和改进思路。;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算法的参数设置、适应度函数设计及路径约束处理方式,同时可参考文中提到的多种算法对比思路,拓展到其他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与改进中。
标题中的"EthernetIP-master.zip"压缩文档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以太网通信协议EtherNet/IP。该协议由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基于TCP/IP技术架构开发,已广泛应用于ControlLogix系列控制设备。该压缩包内可能封装了协议实现代码、技术文档或测试工具等核心组件。 根据描述信息判断,该资源主要用于验证EtherNet/IP通信功能,可能包含测试用例、参数配置模板及故障诊断方案。标签系统通过多种拼写形式强化了协议主题标识,其中"swimo6q"字段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才能准确定义其技术含义。 从文件结构分析,该压缩包采用主分支命名规范,符合开源项目管理的基本特征。解压后预期可获取以下技术资料: 1. 项目说明文档:阐述开发目标、环境配置要求及授权条款 2. 核心算法源码:采用工业级编程语言实现的通信协议栈 3. 参数配置文件:预设网络地址、通信端口等连接参数 4. 自动化测试套件:包含协议一致性验证和性能基准测试 5. 技术参考手册:详细说明API接口规范与集成方法 6. 应用示范程序:展示设备数据交换的标准流程 7. 工程构建脚本:支持跨平台编译和部署流程 8. 法律声明文件: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及使用限制 该测试平台可用于构建协议仿真环境,验证工业控制器与现场设备间的数据交互可靠性。在正式部署前开展此类测试,能够有效识别系统兼容性问题,提升工程实施质量。建议用户在解压文件后优先查阅许可协议,严格遵循技术文档的操作指引,同时需具备EtherNet/IP协议栈的基础知识以深入理解通信机制。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