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2-1 求矩阵各行元素之和(15 分)

本文介绍了一个简单的C语言程序,该程序用于计算给定m×n矩阵中每一行的元素总和,并展示了一种常见的二维数组操作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实验7-2-1 求矩阵各行元素之和(15 分)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求一个给定的m×n矩阵各行元素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两个正整数m和n(1≤m,n≤6)。随后m行,每行给出n个整数,其间
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每行输出对应矩阵行元素之和。

输入样例:
3 2
6 3
1 -8
3 12

输出样例:
9
-7
15

#include <stdio.h>
//时间:2018年4月20日10:12:38
//思路:使用二维数组a[][] 存储数组元素,使用一维数组b[]记录各行元素之和。
int main()
{
	int i, j, m, n;
	int a[6][6];
	int b[6] = {0};
	scanf("%d%d",&m,&n);

	for (i = 0; i<m; i++)
	{
		for (j = 0; j<n; j++)
		{
			scanf("%d", &a[i][j]);
			b[i] += a[i][j];
		}
	}

	for (i = 0; i<m; i++)
	{
		printf("%d\n",b[i]);
	}
	return 0;
}

### PTA 7-3 转置矩阵 ####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旨在掌握稀疏矩阵的三元组表示方法及其转置操作。具体目标包括: - 学习理解如何利用三元组表来压缩存储稀疏矩阵[^2]。 - 编写程序实现创建、显示以及两种不同的转置算法:简单转置快速转置。 #### 方法概述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需按照如下方式设计解决方案: 1. **数据结构的选择** 使用三元组表作为主要的数据结构,其中每个节点包含三个部索引`i`、索引`j` 对应的数值 `value`。这种表示形式能够有效地减少内存占用量,尤其适用于大多数元素为零的情况下的大型矩阵2. **功能模块划** - 创建函数用于初始化一个给定大小的稀疏矩阵填充相应的非零元素- 显示函数负责遍历整个三元组链表将原始矩阵打印出来; - 提供两个版本的转置函数——一种基于逐项交换位置的传统做法;另一种则是优化后的高效算法,在转换过程中重新排元素顺序以提高效率。 3. **代码示例** ```c++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Triple { int row, col; double value; }; class SparseMatrix { private: static const int MAX_SIZE = 100; // 定义最大可能存在的非零元素数量 Triple elements[MAX_SIZE]; public: void create(int nRows, int nCols); void display(); void transpose(SparseMatrix &result); // 简单转置 void fastTranspose(SparseMatrix &result); // 快速转置 }; ``` 4. **测试案例准备** 准备若干不同规模密度的输入样本进验证,确保所编写的各个子过程都能正常工作。例如,对于特定尺寸(如8x8)且具有随机布的小范围正整数构成的稀疏矩阵实例来进全面检验[^1]。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