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
文章平均质量分 89
ᐇ959
我很懒,没有简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从存储方式到时间复杂度分析
数据结构决定了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程序性能。主要分为顺序存储(如数组)和链式存储(如链表),数组支持快速访问但大小固定,链表灵活但查询较慢。算法效率通过时间复杂度衡量,如O(1)、O(n)、O(n²)等。提高查询效率可使用二分查找(O(log n))、哈希表或树结构。二叉搜索树在数据无序时效率较高(O(log n)),有序时会退化为O(n)。合理选择数据结构和算法对程序优化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在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之间权衡。原创 2025-10-13 18:30:59 · 758 阅读 · 0 评论 -
树形结构、平衡二叉树与红黑树全面解析
这篇技术文档系统介绍了三种重要的二叉树结构。首先从基础的有序二叉树入手,分析了其在数据有序时会退化为链表的性能缺陷;接着详细讲解了平衡二叉树(AVL树)的四种旋转操作(LL、RR、LR、RL)及其严格的平衡维护机制;最后深入解析了红黑树的五大特性和其作为2-3-4树等价表示的实现原理,强调了红黑树在读写均衡场景下的性能优势。通过对比三种数据结构在查询效率、平衡保证和实现复杂度等方面的差异,为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数据结构选择提供了明确指导,其中红黑树因其在性能与维护成本间的出色平衡成为现代系统的首选实现。原创 2025-10-13 17:34:53 · 736 阅读 · 0 评论 -
深入理解数组操作与二分查找算法
本文系统讲解了数组基础操作与二分查找算法。数组作为基本数据结构,具有固定长度、连续存储和随机访问特性,通过下标操作元素。二分查找是针对有序数组的高效搜索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log n)。文章详细解析了四种区间表示法:左闭右闭、左闭右开、左开右闭和左开右开,通过完整执行过程演示了每种方法的初始值设置、循环条件、边界更新规则和中间值计算。重点比较了不同区间表示法的差异,并提供了带标志位的完整实现。掌握二分查找的核心要点和不同实现方式,对解决各类搜索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程序员必备的基础算法技能。原创 2025-10-12 09:45:06 · 916 阅读 · 0 评论 -
深入理解五大经典排序算法:从原理到实现
本文深入解析了五大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通过相邻元素比较交换使较大元素逐渐上浮;选择排序通过寻找最小值并与待排序首项交换实现排序;插入排序将元素逐个插入已排序序列,类似向前冒泡;希尔排序采用分组策略,通过逐步缩小间隔的插入排序提升效率;快速排序运用分治思想,通过基准数分区和递归实现高效排序。文章通过完整的排序过程演示、Java代码实现和性能对比,系统阐述了各算法的核心思想、时间复杂度及适用场景,为读者构建了完整的排序算法知识体系,奠定了计算思维的重要基础。原创 2025-10-12 09:24:20 · 544 阅读 · 0 评论 -
基数排序:从原理到实现的完整解析
基数排序是一种基于“分配”与“收集”的非比较型排序算法,其核心思想是从数字的低位到高位逐位进行排序。算法首先确定待排序数组中的最大数字位数,然后创建10个桶(对应数字0-9)。在每一轮排序中,根据当前位的数值将元素分配到对应桶中,再按桶顺序收集回原数组,重复此过程直至最高位。基数排序具有稳定性,时间复杂度为O(d(n+k)),其中d为最大位数,k为基数。虽然需要额外空间存储桶,但对于整数排序,尤其当位数较少时,效率显著优于比较型排序算法。该算法通过巧妙的位值分解,展现了“以空间换时间”的经典算法设计思想。原创 2025-10-11 20:18:24 · 706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复杂度探秘:从题海中摸清算法的 “快慢与胖瘦”
在算法领域,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是评估算法优劣的关键指标。时间复杂度聚焦算法执行时间随数据规模增长的趋势,空间复杂度则衡量算法运行时的内存消耗。文章以经典例题为引,深入拆解时间复杂度计算过程,从指数级跳跃、嵌套循环到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求和场景,剖析不同循环结构下的计算逻辑。同时,简要介绍空间复杂度概念及常见类型。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复杂度分析核心方法,为在编程实践中选择高效算法、优化代码性能筑牢理论根基。原创 2025-10-11 15:56:01 · 582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