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勤奋:
“不懈地努力(工作或学习);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褒,常见于:一个人为达最终目的而愿意前期努力甚至吃苦
•内卷:
“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贬,常见于:为了跟他人比下去,而做平时自己做不到或不想做的。
●辨别技巧
•主体:单个还是多人,自己还是他人
•目的:自我实现还是比较竞争争夺资源
•心态:向内求还是外求
•原始:本身是否是一个努力的人,还是因为外界为某些目的才一时…
●区别细释
“•动机与心态
勤奋:勤奋是出于内心的热爱和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勤奋的人明确知道自己缺乏什么,并主动向目标努力,这是一个主动前进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他们注重效率和效果,而不是单纯地消耗时间和精力
内卷:内卷则是被迫的,通常是为了在表面形式上与他人竞争。内卷的人大多对结果非常重视,一旦结果不如意,就会感到失落和沮丧,甚至会自怨自艾
•目的与行为
勤奋:勤奋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成长和提升,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自己。勤奋的人注重效率和效果,通过明确自己的不足并主动改进,以达到目标
内卷:内卷的本质是为了表面形式上的“比”,比如比学习时间、比做题数量等。内卷的人喜欢把成功寄托于外界评价,忽视了真正的成长和学习效率
•勤奋与内卷的心理学和社会学背景
勤奋:勤奋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个人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动力和决心。勤奋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并在长期内取得更好的成果
内卷:内卷则是一种无意义的竞争,过度内卷会导致虚度时光且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内卷的人在竞争中消耗了大量精力,但往往得不到预期的回报,最终可能会感到疲惫和失落”
●如何面对勤奋与内卷。正确做法:
•中庸,适度
勤奋虽大多时候是好的,但有时也不一定,正所谓物极必反。内卷虽大多不好,但有时也可适当运用,正所谓万物皆可为我所用
•不怪他人,不累自己,不以勤奋为耻,不见勤则愤
不要一看到人努力加班就急眼,有人可能生活所迫,有人可能天性如此,尊重他人命运,只用管好自己。就算真的内卷,也管不了别人,只能控制自己的心,不被带节奏,只要都不为所动,就卷不动。
不要怕被扣为内卷就不敢、放弃或只能偷偷勤奋,就像不要为了别人的人生而耽误自己的人生。
•努力无用?努力有用?
无头苍蝇、效率低的努力无用,有方法、卓有成效的努力有用
条件相同情况下,多努力多收获
条件不同情况下,有时一万份努力甚至不如一个条件的收获
•第三法
不要一门心思闷头干。勤奋努力之外,也有太多第三法,比如效率、技巧、方法、方向目标、思想认知…每一样都比勤奋重要,每一样都比努力有效。“费老大劲翻墙进去结果门没锁”,“财富不是对勤奋的奖赏,而是对认知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