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变String
String对象是不可变的,String类中的每一个看起来会修改String值得方法,实际上都是创建了一个全新的String对象,以包含修改后的字符串内容,而最初的String对象则丝毫未动。
说明1.
Java中的比较有两种,是==和equals()方法,equals()是Object类的方法,String类重写了equals()方法,改变了这些类型对象相等的原则,即判断对象是否相等依据的原则为判断二者的内容是否相等。
说明2.
Java语言使用内存的时候,栈内存主要保存以下内容:基本数据类型和对象的引用,而堆内存存储对象,栈内存的速度要快于堆内存。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引用在栈而对象在堆。
String类的本质是字符数组char[],其次String类是final的,是不可被继承的,这点可能被大多数人忽略,再次String是特殊的封装类型,使用String时可以直接赋值,也可以用new来创建对象,但是这二者的实现机制是不同的。还有一个String池的概念,Java运行时维护一个String池,池中的String对象不可重复,没有创建,有则作罢。String池不属于堆和栈,而是属于常量池。
例一、常量池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 = "abc";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s1==s2));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 " + (s1.equals(s2)));
输出结果为
s1 == s2 : true
s1.equals(s2) : true
第一句的真正含义是在String池中创建一个对象”abc”,然后引用时str指向常量池中的对象”abc”。第二句执行时,因为”abc”已经存在于常量池了,所以不再创建,则str==str1返回true就明白了。str1==”abc”肯定正确了,在String池中只有一个”abc”,而str和str1都指向池中的”abc”,就是这个道理。例二、关于new String(" ")
String s1 = "abc";
String s3 = new String("abc");
String s4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3 == s4 : "+(s3==s4));
System.out.println("s3.equals(s4) : "+(s3.equals(s4)));
System.out.println("s1 == s3 : "+(s1==s3));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3) : "+(s1.equals(s3)));
输出结果为:
s3 == s4 : false
s3.equals(s4) : true
s1 == s3 : false
s1.equals(s3) : true
String s3 = new String("abc");
这句话单独创建了2个对象(s3和abc),栈中存储s3引用,堆内创建一个String对象,内容是“abc”,而s3指向堆内对象的首地址,而对于创建s4对象的那句则只创建一个对象,因为常量池中已经存在了abc对象,所以只在堆中创建一个String对象。由于s3和s4指向堆中的地址不同,所以false例三、intern()
String s1 = "abc";
String s2="abc";
String s3 = new String("abc");
String s4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1 == s2.intern());
System.out.println(s1 == s3.intern());
System.out.println(s1 == s4.intern());
System.out.println(s3 == s4.intern());
System.out.println(s3 == s3.intern());
输出结果为:
true
true
true
false
false
intern()方法:返回字符串对象的规范化表示形式。怎么理解这句话?实际上过程是这样进行的:该方法现在String池中查找是否存在一个对象,存在了就返回String池中对象的引用。本例中,常量池中存在“abc”,则调用intern()方法时返回的是池中”abc”对象引用故,有s1和s2和..intern是一致的,但s3、s4在堆中地址不一致,故结果为false。
例四 +
String str="abc";
String str1 = "a";
String str2 = "bc";
String combo = str1 + str2;
System.out.println(str == combo);
System.out.println(str == combo.intern());
输出结果为:
false
true
这个例子用来说明用+连接字符串时,实际上是在堆内容创建对象,那么combo指向的是堆内存存储”abc”字符串的空间首地址,显然str==combo是错误的,而str==combo.intern()是正确的,在String池中也存在”abc”,那就直接返回了,而str也是指向String池中的”abc”对象的。此例说明任何重新修改String都是重新分配内存空间,这就使得String对象之间互不干扰。也就是String中的内容一旦生成不可改变,直至生成新的对象。
同时问题也来了,使用+连接字符串每次都生成新的对象,而且是在堆内存上进行,而堆内存速度比较慢(相对而言),那么再大量连接字符串时直接+是不可取的,当然需要一种效率高的方法。Java提供的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区别是前者是线程安全的而后者是非线程安全的,StringBuilder在JDK1.5之后才有。不保证安全的StringBuilder有比StringBuffer更高的效率。
1.如果要操作少量的数据用 = String
2.单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 下操作大量数据 = StringBuilder
3.多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 下操作大量数据 = StringBuffer(线程安全)
参考:
http://www.cnblogs.com/ITtangtang/p/3976820.html#commentform
http://sarin.iteye.com/blog/60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