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c的命令里面write的参数是16进制却不需要写0x

本文详细介绍了MMC命令的应用,包括mmcinfo获取设备信息、mmclist列出可用设备、mmcdev设置当前设备、mmcbootpart设置启动分区、mmcpart列出分区、mmcread读取数据、mmcwrite写入数据及mmcerase擦除数据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自 http://www.bkjia.com/Androidjc/834216.html

mmc的命令里面write的参数是16进制却不需要写0x**重点内容**

二:mmc的命令详解

1:mmcinfo

输入:

mmcinfo

显示结果:
Manufacturer ID: 45
OEM: 100
Name: SEM08
Tran Speed: 25000000
Rd Block Len: 512
MMC version 4.0
Clock: 52000000
High Capacity: Yes
Capacity: 7944011776 Bytes
Bus Width: 8-bit DDR
Current Partition for boot: Boot partition 1

2:mmc list -lists available devices

输入:

mmc list

显示如下:

FSL_USDHC: 0

FSL_USDHC: 1

FSL_USDHC: 2

FSL_USDHC: 3

分析:boot中配置了四个mmc资源,SD卡是2,EMMC是3

3:mmc dev[dev] [part] - show or set current mmc device [partition]

输入:

mmc dev 3

显示如下:

mmc3(part 0) is current device

分析:表示当前处于EMMC设备的第0个分区

输入:

mmc dev 3 1

显示如下:

mmc3(part 1) is current device

分析:设置当前处于EMMC设备的第1个分区

4:mmc bootpart [dev] [part] - show or set boot partition

输入:

mmc bootpart

显示如下:

Device 3: boot partition 1 is for boot

分析:uboot处于第一个分区

5:mmc part -lists available partition on current mmc device

输入:

mmc part

显示如下:

Partition Map for UNKNOWN device 3 – Partition Type: DOS

Partition Start Sector Num Sectors Type

1 16384 16384 83

2 32768 16384 83

3                49152         6397952       5 Extd

4 6447104 9150464 83

5 49153 3145727 83

6 3194881 3145727 83

7 6340609 16383 83

8              6356993            8191      83

分析:显示当前EMMC的所有分区

6:mmc read addr blk# cnt

这个命令的作用是读取mmc上的数据到内存上

参数:

addr: 读取到内存的位置

blk: 读取block位置,这个位置是mmc的0地址的偏移量,是16进 制,block单位是512字节

cnt: 读取block个数,要读取到内存的数据大小,是16进制

block单位是512字节

例:

mmc dev 3 0

mmc read 0x10800000 600 10

命令分析:表示从mmc上1536×512个字节开始处(1536是600的十进制),读取16×512个字节(16是10的10进制)到内存0x10800000 处

显示结果:

MMC read: dev #3, block # 1536, count 16 … 16 blocks read: OK
结果分析:

我们只能从结果看出来读取成功,但不能确定读取的内容是否正确,所以打印下内存的数据,看是否与mmc中的内容一致

输入:

md.b 0x10800000 100

命令分析:打印内存位置0x10800000的100个字节

显示结果:

10800000: b15ecb3c 6f62 746f 6564 616c 3d79 0033 ^.<.bootdelay=3.

10800010: 61626475 6172 6574 313d 3531 3032 0030 baudrate=115200.

10800020: 70696461 7264 313d 3239 312e 3836 312e ipaddr=192.168.1

10800030: 312e3330 7300 7265 6576 6972 3d70 3931 .103.serverip=19

10800040: 2e323631 2e38 2e31 3031 0031 656e 6d74 2.168.1.101.netm

10800050: 73613d6b 3532 2e35 3532 2e35 3532 2e35 ask=255.255.255.

…..

…….

结果分析:

我在mmc位置1536×512的位置储存的是环境变量,与内存打印的一致,读取正确

7:mmc write addr blk# cnt

这个命令的作用是将内存上的数据写入mmc中

参数:

addr: 从内存读取的位置

blk: 写入到mmc中block位置,这个位置是mmc的0地址的偏移量,是16进制,block单位是512字节

cnt: 写入到mmc中block个数,要写入的数据大小,是16进制,

block单位是512字节

例:

mmc dev 3

mmc write 0x108000000 0 100

命令分析:表示从内存0x108000000的位置上读取256*512的数据(256是100的十进制)到mmc上0的位置处,这里就不举例验证了

mmc上0的位置处是分区表,我把内存上的乱数据写进去后,uboot检测不到分区了

8:mmc erase blk# cnt

参数:

blk: 擦除的mmc中block位置,这个位置是mmc的0地址的偏移量,是16进制,block单位是512字节

cnt: 擦除的mmc中block个数,是16进制,block单位是512字节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答用户关于“mmc write 0 0x82000000 0x800 0x2000命令0x2000的单位是什么的问题。首先,我得回忆一下mmc命令的一般用法,通常在嵌入式系统或U-Boot中会遇到这样的命令mmc write命令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的:mmc write <device> <addr> <blk#><cnt>。这里的各个参数分别代表设备号、内存地址、起始块号和块数量。所以在这个例子中,命令mmc write 0 0x82000000 0x800 0x2000,其中0x2000应该是块数量(count)的参数。 接下来,我需要确定块的单位。通常,在存储设备中,一个块的大小是512字节,这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在传统的硬盘和许多嵌入式系统中。过,也有可能块的大小同,比如4096字节,特别是在更现代的存储设备中。但是用户提供的命令中没有明确指定块大小,所以需要依据常见情况来推断。 假设块大小是512字节,那么0x2000块转换为十进制是8192块(因为0x2000等于8192)。总数据量就是8192块乘以512字节/块,等于4,194,304字节,也就是4MB。这看起来是合理的,特别是处理较大的数据时。 过,用户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单位是块而是字节或其他。这时候需要解释,mmc write命令的设计通常是以块为操作单位,因为直接操作物理块更符合底层存储设备的访问方式,效率更高。每个块的大小由硬件决定,常见的是512字节,但同设备可能同,需要查阅具体文档确认。 另外,可能需要提醒用户,如果想知道确切的块大小,可以查看相关平台的文档或通过其他命令获取mmc设备的信息,比如在U-Boot中使用mmc info命令,可能会显示块的大小。 总结一下,这里的0x2000单位是块的数量,而每个块的大小通常是512字节,但需根据具体硬件确认。</think>在命令`mmc write 0 0x82000000 0x800 0x2000`中,参数`0x2000`表示**块(Block)的数量**。具体解析如下: --- ### 1. **命令格式解析** `mmc write`的通用格式通常为: ``` mmc write <设备号> <内存地址> <起始块号> <块数量> ``` - **设备号**:`0`表示第一个MMC设备(例如eMMC或SD卡)。 - **内存地址**:`0x82000000`是数据源在内存中的地址。 - **起始块号**:`0x800`表示从存储设备的第`0x800`个块开始入。 - **块数量**:`0x2000`表示要入的块总数。 --- ### 2. **块的单位大小** - **块(Block)**是存储设备(如eMMC/SD卡)的最小读单元,通常为 **512字节** 或 **4096字节**(取决于硬件设计)。 - 在大多数嵌入式系统(如U-Boot)中,**默认块大小为512字节**。 - 若需确认具体块大小,可通过`mmc info`命令查看设备信息。 --- ### 3. **计算总数据量** 以默认块大小**512字节**为例: - 块数量:`0x2000`(十六进制) = `8192`(十进制) - 总数据量 = `8192 块 × 512 字节/块 = 4,194,304 字节`(即4MB)。 --- ### 4. **验证单位的方法** - **查看文档**:查阅硬件或Bootloader(如U-Boot)文档,确认块大小。 - **实验测试**:入已知大小的数据,观察实际入量是否符合预期。 --- ### 总结 `0x2000`的单位是**块的数量**,每块大小通常为512字节(需结合具体硬件确认)。该命令表示从内存地址`0x82000000`读取数据,向MMC设备的第`0x800`块开始入,连续入`8192`个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