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load average的含义

本文详细解释了Linux系统中负载平均值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通过内核代码展示了1分钟、5分钟及15分钟负载平均值的具体计算过程,并介绍了这些指标如何帮助判断系统的负载状态。

$ uptime
 11:12:26 up  3:44,  4 users,  load average: 0.38, 0.31, 0.19

上面的输出,load average后面分别是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负载情况。数据是每隔5秒钟检查一次活跃的进程数,然后根据这个数值算出来的。如果这个数除以CPU的数目,结果高于5的时候就表明系统在超负荷运转了。其算法(摘自Linux 2.4的内核代码)如下:

文件: include/linux/sched.h:

#define FSHIFT 11 /* nr of bits of precision */
#define FIXED_1 (1<<FSHIFT) /* 1.0 as fixed-point */
#define LOAD_FREQ (5*HZ) /* 5 sec intervals */
#define EXP_1 1884 /* 1/exp(5sec/1min) as fixed-point, 2048/pow(exp(1), 5.0/60) */
#define EXP_5 2014 /* 1/exp(5sec/5min), 2048/pow(exp(1), 5.0/300) */
#define EXP_15 2037 /* 1/exp(5sec/15min), 2048/pow(exp(1), 5.0/900) */

#define CALC_LOAD(load,exp,n) /
load *= exp; /
load += n*(FIXED_1-exp); /
load >>= FSHIFT;

/**********************************************************/

文件: kernel/timer.c:
unsigned long avenrun[3];

static inline void calc_load(unsigned long ticks)
{
unsigned long active_tasks; /* fixed-point */
static int count = LOAD_FREQ;

count -= ticks;
if (count < 0) {
count += LOAD_FREQ;
active_tasks = count_active_tasks();
CALC_LOAD(avenrun[0], EXP_1, active_tasks);
CALC_LOAD(avenrun[1], EXP_5, active_tasks);
CALC_LOAD(avenrun[2], EXP_15, active_tasks);
}
}

/**********************************************************/

文件: fs/proc/proc_misc.c:

#define LOAD_INT(x) ((x) >> FSHIFT)
#define LOAD_FRAC(x) LOAD_INT(((x) & (FIXED_1-1)) * 100)

static int loadavg_read_proc(char *page, char **start, off_t off,
int count, int *eof, void *data)
{
int a, b, c;
int len;

a = avenrun[0] + (FIXED_1/200);
b = avenrun[1] + (FIXED_1/200);
c = avenrun[2] + (FIXED_1/200);
len = sprintf(page,"%d.%02d %d.%02d %d.%02d %ld/%d %d/n",
LOAD_INT(a), LOAD_FRAC(a),
LOAD_INT(b), LOAD_FRAC(b),
LOAD_INT(c), LOAD_FRAC(c),
nr_running(), nr_threads, last_pid);
return proc_calc_metrics(page, start, off, count, eof, len);
}

 
<think>好的,用户现在想了解如何在Linux系统中查看Load Average及其含义。之前用户提到了RTMGRP_IPV4_IFADDR,但这次的问题是关于系统负载的,我需要根据提供的引用内容来回答。 首先,我需要确认用户的需求。用户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基本命令,比如uptime,但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和方法。根据引用内容,平均负载指的是系统在1分钟、5分钟、15分钟内的平均活跃进程数,包括运行和等待CPU的进程。这点在引用2、3、4里都有提到。 接下来,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查看这些指标。引用1和引用2提到了使用uptime命令,而top和w命令也能显示。需要把这些方法列出来,并给出示例,比如直接运行uptime,或者使用top后按q退出。 然后,关于如何解读这些数值。引用3和4指出需要结合CPU核心数来判断负载是否过高。比如,4核的CPU,如果1分钟负载是4,说明刚好满负荷。超过这个值可能意味着有进程在等待。需要解释不同时间段的负载趋势,比如最近1分钟突然升高,但5分钟和15分钟较低,可能是临时任务。 用户可能还会关心负载高的原因,引用5提到了计算方式,指数衰减移动平均。这可能对高级用户有用,但需要简化解释。比如,内核使用公式计算,最近时间权重更大。 另外,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有提到查看逻辑核数和活跃进程数的方法,比如cat /proc/cpuinfo和ps命令。这些可以作为补充内容,帮助用户进一步分析负载来源。 需要注意,用户可能混淆了CPU使用率和负载,引用3明确说明负载是进程数,不是使用率。需要强调两者的区别,避免误解。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帮助用户深入理解,比如如何判断负载是否过高,负载与CPU核心数的关系,以及排查高负载的方法。这些问题应基于引用中的知识点,确保答案的连贯性和参考来源的正确标注。</think>### Linux Load Average 详解与查看方法 --- #### 一、核心定义与含义 Linux **Load Average(平均负载)** 表示系统在 **1分钟、5分钟、15分钟** 内**可运行状态和不可中断状态进程的平均数量**[^2][^3]。具体包含两类进程: 1. **运行队列中的进程**(正在使用或等待CPU) 2. **不可中断的I/O等待进程**(如等待磁盘读写) **关键特性**: - 与CPU核心数直接相关:若4核CPU的负载为4,表示满负荷运行[^4] - 反映系统整体压力:负载值越高,系统越繁忙 - **不是CPU使用率**:100%使用率的单核CPU,负载可能为1.0,而I/O密集型任务可能导致负载远高于CPU核心数[^3] --- #### 二、查看方法(终端命令) ##### 1. `uptime` 命令(最直接) ```bash $ uptime 15:30:01 up 2 days, 3:15, 2 users, load average: 0.68, 0.42, 0.31 ``` - **输出解读**: `load average: 1分钟负载, 5分钟负载, 15分钟负载` 示例中: - 最近1分钟平均0.68个活跃进程 - 最近5分钟平均0.42个活跃进程 - 最近15分钟平均0.31个活跃进程[^1] ##### 2. `top` 命令(动态监控) ```bash $ top top - 15:31:05 up 2 days, 3:16, 2 users, load average: 0.55, 0.40, 0.30 ``` - **按`q`键退出监控界面** ##### 3. `w` 命令(显示用户与负载) ```bash $ w 15:32:01 up 2 days, 3:17, 2 users, load average: 0.60, 0.38, 0.29 ``` ##### 4. `/proc/loadavg` 文件(原始数据) ```bash $ cat /proc/loadavg 0.68 0.42 0.31 2/500 12345 ``` - **字段说明**: `1分钟负载 5分钟负载 15分钟负载 活跃进程/总进程 最近创建的进程PID` --- #### 三、健康状态判断原则 | 核心数 | 1分钟负载 | 状态判断 | 建议操作 | |--------|-----------|----------|----------| | 4核 | ≤4.0 | 正常 | 无需处理 | | 4核 | 4.0-8.0 | 轻度过载 | 检查进程 | | 4核 | >8.0 | 严重过载 | 立即排查 | **场景分析**: - **短期尖峰**:1分钟负载突增(如示例中的1.03),但5/15分钟负载较低,可能是临时任务[^1] - **持续高负载**:15分钟负载持续高于核心数,需检查CPU密集型或I/O阻塞进程[^3] --- #### 四、高级分析方法 ##### 1. 获取逻辑CPU核心数 ```bash $ grep 'processor' /proc/cpuinfo | wc -l 4 # 表示4核CPU ``` ##### 2. 查看实时活跃进程 ```bash $ ps -aux | awk 'NR>1 && ($8=="R" || $8=="D")' | wc -l 3 # 当前有3个活跃进程(R=运行中,D=不可中断) ``` ##### 3. 负载计算原理(内核级) Linux使用**指数衰减移动平均算法**计算负载[^5]: $$ \text{newload} = \text{load} \times e^{-\alpha} + \text{active} \times (1 - e^{-\alpha}) $$ 其中 $\alpha = 1/(5 \times 60 \times HZ)$,HZ为系统时钟频率(通常100或250) --- #### 五、典型案例排查步骤 1. **`top`/`htop`**:定位高CPU/高I/O进程 2. **`iostat -x 1`**:检查磁盘I/O等待(%util >70%表示磁盘瓶颈) 3. **`vmstat 1`**:观察上下文切换(cs列)和中断次数(in列) 4. **`pidstat -w 1`**:监控进程级上下文切换 --- ### 相关问题 1. **如何判断负载是否过高?** - 对比负载值与逻辑CPU核心数,若持续超过核心数则需排查[^4] 2. **负载高但CPU使用率低是什么原因?** - 可能由I/O等待(磁盘/网络阻塞)或大量不可中断进程导致 3. **如何查看历史负载记录?** - 使用 `sar -q` 命令(需安装sysstat包) 4. **容器环境中的负载计算有何不同?** - 在容器中,负载反映的是宿主机的全局资源压力,而非容器本身限制[^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