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forces Yandex.Algorithm 2011 Round 1 85D 线段树

此题和POJ2828andPOJ2886其实属于同一类型的题目,也是作为某年的成都赛区的比赛题目。也感谢Acrush的代码让我知道怎么做这题。

首先讲题意:

现在有一个序列,要求你求这个序列下标对5取模余3的所有数字的和(下标从1开始)。有三个操作

add 向这个集合中添加一个数字,并且保证这个数字是没有重复出现过的;

del从这个集合中删除掉一个数字,并且保证这个数字是在这个集合中存在的;

sum是求这个序列下标对5取模余3的所有数字的和。

思路:

线段树单点更新的思路,线段树里面存着的东西为这个区间内有多少个数,另外一个数组s是一个二维数组,与线段树数组相对应,相当于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数组用来记录该区间内对以下标为i的sum(比如说0,其实代表着以下标1为开始,取模为1的数的集合,1,6,11......)。然后关键是这一句话

s[rt][i] = s[rt << 1][i] + s[rt << 1 | 1][((i - tree[rt << 1]) % 5 + 5) % 5];

这是向上更新的语句,关于左孩子还是比较好理解,但是右孩子就可能会有点问题了。现在假设左孩子不满,比如只有3个,右孩子也不满,比如只有4个,现在求得是s[rt][0],按理来说应该是s[rt<<1][0]+s[rt<<1|1][0],但是由于左孩子不满,所以右孩子如果按照这样更新一定是错误的,这时候你可以想象成右孩子的数字往回走。

形象一点的是

左孩子 0 1 2  3 4(3,4不存在)右孩子 0 1 2 3 4(4不存在),右孩子的0往回走3个相当于走到了2的位置(或者说往前走(5-左孩子个数%5)个位置)。这也是为什么说这道题其实和poj那几题还是有点相像的原因。

set:

set是容器,内部采取红黑树的模式,保证有序,但是不能插入同样的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set>
#include<vector>
#include<map>
#include<f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n 100100
#define Lchild rt<<1,L,m
#define Rchild rt<<1|1,m+1,R
int N;
set<int> S;
string p[maxn];
int tree[maxn * 3];
long long s[maxn * 3][5];
int key[maxn];
int val[maxn];
map<int, int>ID;
ifstream fin("fin.txt");
streambuf *old = cin.rdbuf(fin.rdbuf());
int size;
void update(int flag, int target, int rt = 1, int L = 1, int R = size)
{
	if (L == R)
	{
		tree[rt] += flag;
		for (int i = 0; i < 5; i++)
			s[rt][i] = 0;
		if (tree[rt])
			s[rt][0] = val[L];
		return ;
	}
	int m = (L + R) >> 1;
	if (target <= m)
		update(flag, target, rt << 1, L, m);
	else
		update(flag, target, rt << 1 | 1, m + 1, R);
	tree[rt] = tree[rt << 1] + tree[rt << 1 | 1];
	for (int i = 0; i < 5; i++)
		s[rt][i] = s[rt << 1][i] + s[rt << 1 | 1][((i - tree[rt << 1]) % 5 + 5) % 5];
}
void input()
{
	cin >> N;
	for (int i = 1; i <= N; i++)
	{
		cin >> p[i];
		if (p[i] != "sum")
		{
			cin >> key[i];
			S.insert(key[i]);
		}
	}
	vector<int>P(S.begin(), S.end());
	size = P.size();
	for (int i = 1; i <= size; i++)
	{
		val[i] = P[i-1];
		ID[P[i-1]] = i;
	}
	for (int i = 1; i <= N; i++)
	{
		if (p[i] == "add")
			update(1, ID[key[i]]);
		else if (p[i] == "del")
			update(-1, ID[key[i]]);
		else
			cout << s[1][2] << endl;
	}
}
int main()
{
	input();
	return 0;
}


### Codeforces Div.2 比赛难度介绍 Codeforces Div.2 比赛主要面向的是具有基础编程技能到中级水平的选手。这类比赛通常吸引了大量来自全球不同背景的参赛者,包括大学生、高中生以及一些专业人士。 #### 参加资格 为了参加 Div.2 比赛,选手的评级应不超过 2099 分[^1]。这意味着该级别的竞赛适合那些已经掌握了一定算法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的人群参与挑战。 #### 题目设置 每场 Div.2 比赛一般会提供五至七道题目,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更多或更少。这些题目按照预计解决难度递增排列: - **简单题(A, B 类型)**: 主要测试基本的数据结构操作和常见算法的应用能力;例如数组处理、字符串匹配等。 - **中等偏难题(C, D 类型)**: 开始涉及较为复杂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特定领域内的高级技巧;比如图论中的最短路径计算或是动态规划入门应用实例。 - **高难度题(E及以上类型)**: 对于这些问题,则更加侧重考察深入理解复杂概念的能力,并能够灵活组合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往往需要较强的创造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支持。 对于新手来说,建议先专注于理解和练习前几类较容易的问题,随着经验积累和技术提升再逐步尝试更高层次的任务。 ```cpp //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is_even(int num){ return num % 2 == 0; } int main(){ int number = 4; // 测试数据 if(is_even(number)){ cout << "The given number is even."; }else{ cout << "The given number is odd.";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