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它用于把类的表现和构建分离开来。引入建造者模式的缘由,且看博主下面细细道来。公开属性
一般我们定义一个类的属性,如果属性是公开的,那可以直接对该类的属性赋值和取值。示例类的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password;
public String birthday;
public int age;
}
上面的Person类,属性都是公开的,这就带来几个问题:
1、属性名称被暴露了,如果现在要变更属性名称(比如说把name改名为username),那得把所有调用处的属性名都改过来;
2、有时根据业务需求得改变属性的赋值方式(比如说对password进行加密),那也得把所有调用处的属性赋值方式都改过来;
3、有些属性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改了一个属性之后,另一个属性值也要跟着变(比如修改了birthday字段,可能age字段也要跟着变);
公开方法
基于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在定义类时,一般都是通过set方法对属性赋值,通过get方法读取属性值。示例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String birthday;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toUpperCase(); //用户名不区分大小写,统一转为大写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this.name;
}
public void setPassword(String password) {
this.password = password; //这里可补充加密操作
}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
return this.password; //这里可补充解密操作
}
public void setBirthday(String birthday) {
this.birthday = birthday; //这里可根据生日计算年龄,即自动对age字段赋值
}
public String getBirthday() {
return this.birthday;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this.age;
}
}
多数情况下,set方法与get方法联合使用,这就足够了。可是有时候,这个类还有其他的动作,比如说Person类还定义了登录动作,登录动作要对该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校验,如果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正确,就返回登录成功。但实际业务往往不是这么简单,比如说用户登录期间可能还要输入短信验证码,然后在等待验证码短信时,用户密码因为某种原因发生变化(比如其他地方调用了setPassword方法),造成接收验证码之前密码校验通过,输入验证码之后密码校验反而失败。
建造者模式
为此,建造者模式应运而生,它把对象的表现与构建分离开来,即把对象的使用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输入各种参数进行构建,此时只能设置属性不能操作业务动作;第二步根据构建好的对象开展业务动作,此时不能修改属性设置。就像建筑公司修桥造路,根据设计方案确定了水泥、砂石与钢筋的用量,然后按部就班加工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如果施工过程中,有人私自减少水泥用量,或者把钢筋换成水泥,这个工程多半要成为豆腐渣工程了。建造者模式具体到代码实现上,是采用内部类的形式把构建部分分离出来,内部类的说明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