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droid
文章平均质量分 92
罗升阳
IT男,宅,80后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Chromium网页Layer Tree创建过程分析
在Chromium中,WebKit会创建一个Graphics Layer Tree描述网页。Graphics Layer Tree是和网页渲染相关的一个Tree。网页渲染最终由Chromium的CC模块完成,因此CC模块又会根据Graphics Layer Tree创建一个Layer Tree,以后就会根据这个Layer Tree对网页进行渲染。本文接下来就分析网页Layer Tree的创建过程。原创 2016-03-28 01:02:05 · 17372 阅读 · 18 评论 -
Chromium硬件加速渲染的OpenGL上下文调度过程分析
Chromium的每一个WebGL端、Render端和Browser端实例在GPU进程中都有一个OpenGL上下文。这些OpenGL上下文运行在相同线程中,因此同一时刻只有一个OpenGL上下文处于运行状态。这就引发出一个OpenGL上下文调度问题。此外,事情有轻重缓急,OpenGL上下文也有优先级高低之分,优先级高的要保证它的运行时间。本文接下来就分析GPU进程调度运行OpenGL上下文的过程。原创 2015-12-07 01:02:07 · 16544 阅读 · 20 评论 -
Chromium硬件加速渲染的OpenGL命令执行过程分析
在Chromium中,由于GPU进程的存在,WebGL端、Render端和Browser端的GPU命令是代理给GPU进程执行的。Chromium将它们要执行的GPU命令进行编码,然后写入到一个命令缓冲区中,最后传递给GPU进程。GPU进程从这个命令缓冲区读出GPU命令之后,就进行解码,然后调用对应的OpenGL函数。本文就详细分析WebGL端、Render端和Browser端执行GPU命令的过程。。原创 2015-11-09 01:00:19 · 19780 阅读 · 5 评论 -
Chromium硬件加速渲染的OpenGL上下文创建过程分析
在Chromium中,WebGL端、Render端和Browser端的GPU命令都是通过GPU进程中的一个GPU线程来执行的。这三端的GPU命令是独立执行的,不能相互发生影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GPU线程分别为它们创建不同的OpenGL上下文,并且使得它们的GPU命令在各自的OpenGL上下文中执行。本文接下来就详细分析WebGL端、Render端和Browser端的OpenGL上下文的创建过程。原创 2015-11-02 01:00:27 · 14371 阅读 · 7 评论 -
Chromium硬件加速渲染的OpenGL上下文绘图表面创建过程分析
GPU命令需要在OpenGL上下文中执行。每一个OpenGL上下文都关联有一个绘图表面,GPU命令就是作用在绘图表面上的。不同用途的OpenGL上下文关联的绘图表面不一样,例如用于离屏渲染的OpenGL上下文关联的绘图表面可以用Pbuffer描述,而用于屏幕渲染的OpenGL上下文的绘图表面要用本地窗口描述。本文接下来就分析Chromium硬件加速渲染涉及到的OpenGL上下文的绘图表面创建过程。原创 2015-10-19 01:00:34 · 19189 阅读 · 7 评论 -
Chromium的Plugin进程启动过程分析
前面我们分析了Chromium的Render进程和GPU进程的启动过程,它们都是由Browser进程启动的。在Chromium中,还有一类进程是由Browser进程启动的,它们就是Plugin进程。顾名思义,Plugin进程是用来运行浏览器插件的。浏览器插件的作用是扩展网页功能,它们由第三方开发,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本文接下来就详细分析Plugin进程的启动过程。原创 2015-09-21 01:00:39 · 18692 阅读 · 3 评论 -
Chromium的GPU进程启动过程分析
Chromium除了有Browser进程和Render进程,还有GPU进程。GPU进程负责Chromium的GPU操作,例如Render进程通过GPU进程离屏渲染网页,Browser进程也是通过GPU进程将离屏渲染好的网页显示在屏幕上。Chromium之所以将GPU操作运行在独立进程中,是考虑到稳定性问题。毕竟GPU操作是硬件相关操作,硬件的差异性会引发一定的不稳性。本文分析GPU进程的启动过程。原创 2015-09-14 01:01:24 · 29429 阅读 · 8 评论 -
Chromium的IPC消息发送、接收和分发机制分析
由于Chromium采用多进程架构,因此会涉及到进程间通信问题。通过前面一文的学习,我们知道Browser进程在启动Render进程的过程中会建立一个以UNIX Socket为基础的IPC通道。有了IPC通道之后,接下来Browser进程与Render进程就以消息的形式进行通信。我们将这种消息称为IPC消息,以区别于线程消息循环中的消息。本文就分析Chromium的IPC消息发送、接收和分发机制。原创 2015-08-31 01:01:13 · 29642 阅读 · 10 评论 -
Chromium多进程架构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
Chromium以多进程架构著称,它主要包含四类进程,分别是Browser进程、Render进程、GPU进程和Plugin进程。之所以要将Render进程、GPU进程和Plugin进程独立出来,是为了解决它们的不稳定性问题。也就是说,Render进程、GPU进程和Plugin进程由于不稳定而引发的Crash不会导致整个浏览器崩溃。本文就对Chromium的多进程架构进行简要介绍,以及制定学习计划。原创 2015-08-10 01:04:40 · 27196 阅读 · 12 评论 -
Chromium多线程通信的Closure机制分析
为了充分利用CPU多核特性,Chromium在启动时会创建很多线程,来负责执行不同的操作。这样就涉及到了多线程通信问题。Chromium为每一个线程都创建了一个消息队列。当一个线程需要另一个线程执行某一操作时,就向该线程的消息队列发送一个Callback。这个Callback最终在目标线程中得到执行。这种基于Callback的多线程通信方式在Chromium中很普通,因此本文就对它的实现进行分析。原创 2015-07-13 01:01:05 · 28030 阅读 · 11 评论 -
Chromium硬件加速渲染机制基础知识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
Chromium支持硬件加速渲染网页,即使用GPU渲染网页。在多进程架构下,Browser、Render和Plugin进程的GPU命令不是在本进程中执行的,而是转发给GPU进程执行。这是因为GPU命令是硬件相关操作,不同平台的实现不一样,从而导致不稳定,而将不稳定操作放在独立进程中执行可以保护主进程的稳定性。本文对Chromium硬件加速渲染机制的基础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和制定学习计划。原创 2015-10-12 01:01:05 · 20333 阅读 · 12 评论 -
Chromium和WebKit的智能指针实现原理分析
C++不像Java一样,由虚拟机负责对象分配和释放。也就是说,开发人员使用C++编写代码时,要自己负责对象分配和释放。WebKit和Chromium都是使用C++开发的,因此它们也面临上述问题。在解决对象释放问题时,要做到在对象不需要时自动释放,因为手动释放会带来忘记释放或者释放后又继续使用的隐患。智能指针是实现对象自动释放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就分析Chromium和WebKit的智能指针的实现。原创 2015-07-06 01:01:53 · 26990 阅读 · 23 评论 -
Android应用程序UI硬件加速渲染的Display List渲染过程分析
在硬件加速渲染环境中,Android应用程序窗口的UI渲染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构建Display List,发生在应用程序进程的Main Thread中;第二步是渲染Display List,发生在应用程序进程的Render Thread中。Display List的渲染不是简单地执行绘制命令,而是包含了一系列优化操作,例如绘制命令的合并执行。本文就详细分析Display List的渲染过程。原创 2015-06-15 01:01:12 · 40286 阅读 · 23 评论 -
Android应用程序UI硬件加速渲染的Display List构建过程分析
在硬件加速渲染环境中,Android应用程序窗口的UI渲染是分两步进行的。第一步是构建Display List,发生在应用程序进程的Main Thread中;第二步是渲染Display List,发生在应用程序进程的Render Thread中。Display List是以视图为单位进行构建的,因此每一个视图都对应有一个Display List。本文详细分析这些Display List的构建过程。原创 2015-06-01 01:00:59 · 35083 阅读 · 18 评论 -
Android应用程序UI硬件加速渲染环境初始化过程分析
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我们是通过Canvas API来绘制UI元素的。在硬件加速渲染环境中,这些Canvas API调用最终会转化为Open GL API调用(转化过程对应用程序来说是透明的)。由于Open GL API调用要求发生在Open GL环境中,因此在每当有新的Activity窗口启动时,系统都会为其初始化好Open GL环境。这篇文章就详细分析这个Open GL环境的初始化过程。原创 2015-05-18 00:59:05 · 40936 阅读 · 14 评论 -
Android应用程序UI硬件加速渲染的预加载资源地图集服务(Asset Atlas Service)分析
我们知道,Android系统在启动的时候,会对一些系统资源进行预加载。这样不仅使得应用程序在需要时可以快速地访问这些资源,还使得这些资源能够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共享。在硬件加速渲染环境中,这些预加载资源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Android系统提供了一个地图集服务,负责将预加载资源合成为一个纹理上传到GPU去,并且能够在所有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共享。本文就详细分析这个预加载资源地图集服务的实现原理。原创 2015-05-25 00:58:30 · 19809 阅读 · 7 评论 -
Android Chromium WebView学习启动篇
Android从4.4起提供基于Chromium实现的WebView。此前WebView基于WebKit实现。WebKit提供网页解析、布局和绘制以及JS运行等基础功能。Chromium在WebKit基础上为WebView提供进程、线程和渲染等基础构架。因此基于Chromium实现的WebView更好地提供了网页浏览功能。从本文开始我们启动对Android Chromium WebView的学习。原创 2015-06-29 01:01:09 · 53639 阅读 · 8 评论 -
Android应用程序UI硬件加速渲染技术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
Android系统的流畅性一直被拿来与iOS比较,并且认为不如后者。这一方面与Android设备硬件质量参差不齐有关,另一方面也与Android系统的实现有关。例如在3.0前,Android应用程序UI绘制不支持硬件加速。不过从4.0开始,Android系统一直以“run fast, smooth, and responsively”为目标对UI进行优化。本文对这些优化进行简要介绍和制定学习计划。原创 2015-05-11 01:00:33 · 45550 阅读 · 21 评论 -
ART运行时Foreground GC和Background GC切换过程分析
通过前面一系列文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ART运行时既支持Mark-Sweep GC,又支持Compacting GC。其中,Mark-Sweep GC执行效率更高,但是存在内存碎片问题;而Compacting GC执行效率较低,但是不存在内存碎片问题。ART运行时通过引入Foreground GC和Background GC的概念来对这两种GC进行扬长避短。本文就详细分析它们的执行过程以及切换过程。原创 2015-05-04 00:57:34 · 17463 阅读 · 13 评论 -
ART运行时Semi-Space(SS)和Generational Semi-Space(GSS)GC执行过程分析
Semi-Space(SS)GC和Generational Semi-Space(GSS)GC是ART运行时引进的两个Compacting GC。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一个From Space和一个To Space。在GC执行期间,在From Space分配的还存活的对象会被依次拷贝到To Space中,这样就可以达到消除内存碎片的目的。本文就将SS GC和GSS GC的执行过程分析进行详细分析。原创 2015-04-20 01:01:30 · 12084 阅读 · 13 评论 -
ART运行时Mark-Compact( MC)GC执行过程分析
除了Semi-Space(SS)GC和Generational Semi-Space(GSS)GC,ART运行时还引入了第三种Compacting GC:Mark-Compact(MC)GC。这三种GC虽然都是Compacting GC,不过它们的实现方式却有很大不同。SS GC和GSS GC需两个Space来压缩内存,而MC GC只需一个Space来压缩内存。本文就详细分析MC GC的执行过程。原创 2015-04-27 01:00:54 · 10483 阅读 · 7 评论 -
ART运行时Compacting GC堆创建过程分析
引进了Compacting GC之后,ART运行时的堆空间结构就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于Compacting GC和Mark-Sweep GC的算法不同,要求底层的堆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同时,即使是原来的Mark-Sweep GC,由于需要支持新的同构空间压缩特性(Homogeneous Space Compact),也使得它们要具有与原来不一样的堆空间结构。本文就对这些堆空间创建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原创 2015-04-07 01:00:32 · 10107 阅读 · 4 评论 -
SEAndroid安全机制对Android属性访问的保护分析
Android系统通过属性暴露设备和运行时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属性来控制系统行为。因此,属性也像文件一样,是一种需要保护的资源。在启用SEAndroid之前,敏感属性只能被预先设定的进程进行设置。启用SEAndroid之后,敏感属性会进一步被SEAndroid安全策略保护。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保护系统属性了。在本文中,我们就详细分析SEAndroid安全机制对Android属性设置保护提供的支持。原创 2014-08-04 00:57:04 · 26876 阅读 · 10 评论 -
ART运行时为新创建对象分配内存的过程分析
ART运行时和Dalvik虚拟机一样,在堆上为对象分配内存时都要解决内存碎片和内存不足问题。内存碎片问题可以使用dlmalloc技术解决。内存不足问题则通过垃圾回收和在允许范围内增长堆大小解决。由于垃圾回收会影响程序,因此ART运行时采用力度从小到大的进垃圾回收策略。一旦力度小的垃圾回收执行过后能满足分配要求,那就不需要进行力度大的垃圾回收了。本文就详细分析ART运行时在堆上为对象分配内存的过程。原创 2015-01-22 00:59:22 · 19030 阅读 · 7 评论 -
SEAndroid安全机制中的进程安全上下文关联分析
前面一篇文章分析了文件安全上下文关联过程。但是在SEAndroid中,除了要给文件关联安全上下文外,还需要给进程关联安全上下文,因为只有当进程和文件都关联安全上下文之后,SEAndroid安全策略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当一个进程试图访问一个文件时,SEAndroid会将进程和文件的安全上下文提取出来,根据安全策略规则,决定是否允许访问。本文就详细分析SEAndroid的进程安全上下文的关联过程。原创 2014-07-28 00:59:17 · 33670 阅读 · 22 评论 -
SEAndroid安全机制中的文件安全上下文关联分析
前面一篇文章提到,SEAndroid是一种基于安全策略的MAC安全机制。这种安全策略实施在主体和客体的安全上下文之上。这意味着安全策略在实施之前,SEAndroid安全机制中的主休和客体是已经有安全上下文的。在SEAndroid安全机制中,主体一般就是进程,而客体一般就是文件。文件的安全上下文的关联有不同的方式。本文主要分析文件安全上下文的设置过程,接下来的一篇文章再分析进程安全上下文的设置过程。原创 2014-07-21 00:59:43 · 41545 阅读 · 12 评论 -
SEAndroid安全机制框架分析
我们知道,Android系统基于Linux实现。针对传统Linux系统,NSA开发了一套安全机制SELinux,用来加强安全性。然而,由于Android系统有着独特的用户空间运行时,因此SELinux不能完全适用于Android系统。为此,NSA针对Android系统,在SELinux基础上开发了SEAndroid。本文就对SEAndroid安全机制框架进行分析,以便后面可以更好地分析其实现细节。原创 2014-07-14 01:00:02 · 93338 阅读 · 28 评论 -
SEAndroid安全机制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
与iOS相比,Android最被人诟病的是其流畅性和安全性。然而,从4.0开始,Android不遗余力地改善其流畅性。特别是在即将发布的L版本中,用ART替换了Dalvik,相信会越来越流畅。至于安全性,Android也没有遗忘。从4.3开始,Android引入了一套基于SELinux的安全机制,称为SEAndroid,来加强系统安全性。接下来我们就对SEAndroid进行简要介绍和制定学习计划。原创 2014-06-30 00:58:28 · 59198 阅读 · 27 评论 -
从CM刷机过程和原理分析Android系统结构
前面101篇文章都是分析Android系统源码,似乎不够接地气。如果能让Android系统源码在真实设备上跑跑看效果,那该多好。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刷ROM吗?刷ROM这个话题是老罗以前一直避免谈的,因为觉得没有全面了解Android系统前就谈ROM是不完整的。写完了101篇文章后,老罗觉得第102篇文章该谈谈这个话题了,并且选择CM这个有代表性的ROM来谈,目标是加深大家对Android系统的了解。原创 2014-06-16 01:01:48 · 100373 阅读 · 55 评论 -
Android源代码编译命令m/mm/mmm/make分析
在前文中,我们分析了Android编译环境的初始化过程。Android编译环境初始化完成后,我们就可以用m/mm/mmm/make命令编译源代码了。当然,这要求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Android.mk文件。Android.mk实际上是一个Makefile脚本,用来描述模块编译信息。Android编译系统通过整合Android.mk文件完成编译过程。本文就对Android源代码的编译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原创 2014-03-10 00:57:58 · 110520 阅读 · 20 评论 -
Android编译系统环境初始化过程分析
Android源代码在编译之前,要先对编译环境进行初始化,其中最主要就是指定编译的类型和目标设备的型号。Android的编译类型主要有eng、userdebug和user三种,而支持的目标设备型号则是不确定的,它们由当前的源码配置情况所决定。为了确定源码支持的所有目标设备型号,Android编译系统在初始化的过程中,需要在特定的目录中加载特定的配置文件。接下来本文就对上述的初始化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原创 2014-02-17 01:00:14 · 75696 阅读 · 49 评论 -
ART运行时垃圾收集机制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
为了学习ART运行时的垃圾收集机制,我们先把Dalvik虚拟机的垃圾收集机制研究了一遍。这是因为两者都使用到了Mark-Sweep算法,因此它们在概念上有很多一致的地方。然而在实现上,Dalvik虚拟机的垃圾收集机制要简单一些。这样我们就可以先从简单的Dalvik虚拟机垃圾收集机制入手,然后再逐步深入地学习复杂的ART运行时垃圾收集机制。本文就对ART运行时垃圾收集机制进行简要介绍和制定学习计划。原创 2015-01-05 01:01:17 · 33217 阅读 · 24 评论 -
Android系统镜像文件的打包过程分析
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Android模块的编译过程。当Android系统的所有模块都编译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对编译出来的模块文件进行打包了。打包结果是获得一系列的镜像文件,例如system.img、boot.img、ramdisk.img、userdata.img和recovery.img等。这些镜像文件最终可以烧录到手机上运行。在本文中,我们就详细分析Android系统的镜像文件的打包过程。原创 2014-04-14 01:01:01 · 66816 阅读 · 19 评论 -
Android编译系统简要介绍和学习计划
在Android源码环境中,我们开发好一个模块后,再写一个Android.mk文件,就可通过m/mm/mmm/make等命令进行编译。此外,通过make命令还可制作各种系统镜像文件,例如system.img、boot.img和recovery.img等。这一切都得益于Android编译系统,它为我们处理了各种依赖关系,以及提供各种有用工具。本文对Android编译系统进行简单介绍以及制定学习计划。原创 2014-02-10 01:02:53 · 61946 阅读 · 24 评论 -
Android源代码仓库及其管理工具Repo分析
软件工程由于需要不断迭代开发,因此要对源代码进行版本管理。Android源代码工程(AOSP)也不例外,它采用Git来进行版本管理。AOSP作为一个大型开放源代码工程,由许许多多子项目组成,因此不能简单地用Git进行管理,它在Git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代码仓库,并且使用工具Repo进行管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文就对AOSP代码仓库及其管理工具repo进行分析,以便提高我们日常开发效率。原创 2014-01-20 00:58:25 · 76920 阅读 · 34 评论 -
Android ART运行时无缝替换Dalvik虚拟机的过程分析
Android 4.4发布了一个ART运行时,准备用来替换掉之前一直使用的Dalvik虚拟机,希望籍此解决饱受诟病的性能问题。老罗不打算分析ART的实现原理,只是很有兴趣知道ART是如何无缝替换掉原来的Dalvik虚拟机的。毕竟在原来的系统中,大量的代码都是运行在Dalvik虚拟机里面的。开始觉得这个替换工作是挺复杂的,但是分析了相关代码之后,发现思路是很清晰的。本来就详细分析这个无缝的替换过程。原创 2014-01-13 00:59:37 · 98304 阅读 · 77 评论 -
Dalvik虚拟机垃圾收集(GC)过程分析
前面我们分析了Dalvik虚拟机堆的创建过程,以及Java对象在堆上的分配过程。这些知识都是理解Dalvik虚拟机垃圾收集过程的基础。垃圾收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将那些不再被引用的对象进行回收。一方面要求Dalvik虚拟机能够标记出哪些对象是不再被引用的。另一方面要求Dalvik虚拟机尽快地回收内存,避免应用程序长时间停顿。本文就将详细分析Dalvik虚拟机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完成垃圾收集过程的。原创 2014-12-22 01:00:40 · 53224 阅读 · 21 评论 -
从NDK在非Root手机上的调试原理探讨Android的安全机制
最近忙着研究Android的安全技术,好长时间没有写博客了,准备回归老本行:Read the funcking android source code。这两天看NDK文档时,看到一句“Native debugging ... does not require root or privileged access, aslong as your application is debuggable”。咦,NDK调试不是通过ptrace实现的么?在非Root的手机上是怎么进行ptrace呢?借这两问题正好可以介绍一原创 2013-12-09 01:02:27 · 48009 阅读 · 28 评论 -
Dalvik虚拟机进程和线程的创建过程分析
我们知道,在Android系统中,Dalvik虚拟机是运行Linux内核之上的。如果我们把Dalvik虚拟机看作是一台机器,那么它也有进程和线程的概念。事实上,我们的确是可以在Java代码中创建进程和线程,也就是Dalvik虚拟机进程和线程。那么,这些Dalvik虚拟机所创建的进程和线程与其宿主Linux内核的进程和线程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将通过Dalvik虚拟机进程和线程的创建过程来回答这个问题。原创 2013-06-03 01:03:25 · 51448 阅读 · 36 评论 -
Dalvik虚拟机的运行过程分析
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我们分析了Dalvik虚拟机在Zygote进程中的启动过程。Dalvik虚拟机启动完成之后,也就是在各个子模块初始化完成以及加载了相应的Java核心类库之后,就是可以执行Java代码了。当然,Dalvik虚拟机除了可以执行Java代码之外,还可以执行Native代码,也就是C和C++代码。在本文中,我们就将继续以Zygote进程的启动过程为例,来分析Dalvik虚拟机的运行过程。原创 2013-05-20 00:57:26 · 69830 阅读 · 26 评论